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科學基礎理論生物質加工和轉化中的綠色化學

生物質加工和轉化中的綠色化學

生物質加工和轉化中的綠色化學

定 價:¥98.00

作 者: Haibo Xie,[英] Nicholas Gathergood 著;曹崢 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國際環(huán)境工程先進技術譯叢
標 簽: 生物化學 生物科學 自然科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487159 出版時間: 2015-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28 字數:  

內容簡介

《國際環(huán)境工程先進技術譯叢:生物質加工和轉化中的綠色化學》專注于綠色化學在生物質加工與轉化中的應用,系統(tǒng)地介紹了將綠色化學技術整合到生物質加工與轉化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作者重點討論了生物質轉化過程中用到的主要實驗方法(離子液體、超臨界二氧化碳、非均相催化、熱解、微波、超聲、微生物技術等),同時對其中一些新技術對于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毒性的廣泛影響進行了闡述。

作者簡介

暫缺《生物質加工和轉化中的綠色化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原書序
原書前言
貢獻者
關于作者
第1章 生物質和生物煉制導論
1.1 簡介
1.2 生物煉制技術和生物煉制系統(tǒng)
1.2.1 背景
1.2.2 LCF的生物煉制
1.2.3 全作物生物煉制
1.2.4 綠色生物煉制
1.2.5 雙平臺生物煉制概念
1.3 平臺化合物
1.3.1 背景
1.3.2 生物技術在生產平臺化合物中擔當的角色
1.3.3 綠色生物質分離和能源方面
1.3.4 綠色生物煉制的質量和能量流動
1.3.5 綠色作物分離過程的評估
1.4 綠色生物煉制:經濟和生態(tài)層面
1.5 展望:以GJ為原料生產L-賴氨酸-L-乳酸
1.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綠色化學的最新進展
2.1 簡介
2.2 綠色化學
2.2.1 綠色化學的十二項原則
2.3 綠色化學的十二項原則案例
2.3.1 預防
2.3.2 原子經濟性
2.3.3 低毒害的化學合成
2.3.4 設計較安全的化合物
2.3.5 使用較安全的溶劑與助劑
2.3.6 有節(jié)能效益的設計
2.3.7 使用可再生資源作為原料
2.3.8 減少運用衍生物
2.3.9 催化
2.3.10 可降解設計
2.3.11 及時分析以防止污染
2.3.12 采用本身安全且能夠防止意外發(fā)生的化學方法
2.4 小結
2.5 展望
2.5.1 由可再生的5-氯甲基糠醛合成雷尼替丁
2.5.2 一鍋法有機催化
縮略語
致謝
參考文獻

第3章 基于IL的生物煉制
3.1 簡介
3.2 IL及其綠色所通向的可持續(xù)的生物煉制
3.3 用于生物質加工和轉化的IL
3.3.1 IL溶解生物聚合物的機制
3.3.2 基于IL的生物煉制的概念
3.3.3 IL中的木材化學
3.3.4 源于IL中生物質的可持續(xù)材料
3.3.5 源于IL中生物質的增值化學品
3.3.6 通過IL生產生物柴油
3.4 用于生物煉制的IL的毒性和生態(tài)毒性
3.4.1 概述
3.4.2 毒性研究
3.4.3 用于生物煉制的IL的毒性
3.4.4 用于生物煉制的IL的生物降解性
3.4.5 關于IL的毒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結論
3.5 小結與展望
3.6 相關的IL:全稱和縮略語
致謝
參考文獻

第4章 基于水的生物煉制
4.1 簡介
4.2 基于水的生物煉制的基本原理
4.2.1 在SCW中處理生物質的能源效率
4.2.2 水在SCW狀態(tài)下獨特的可調諧屬性
4.2.3 適用于生物質提煉、預處理、分離和轉化的介質
4.3 利用水預處理LC以生產生物燃料/生物化學品/生物材料
4.4 利用水提煉增值化學品
4.4.1 熱水提取硬木
4.4.2 熱水提取中溶解的非碳水化合物來源的材料
4.4.3 不溶組分
4.4.4 可溶組分
4.4.5 熱水提取中溶解的非碳水化合物來源材料的潛在應用
4.4.6 膠粘劑
4.4.7 木質素基聚合物共混物
4.4.8 生產氧化芳香族化合物
4.4.9 可溶組分的分離和潛在用途
4.5 生物質在水中的熱解和氣化
4.5.1 生物質在水中的熱解
4.5.2 生物質在水中的氣化
4.6 生物質在SCW中的化學轉化
4.6.1 半纖維素和纖維素
4.6.2 單糖
4.6.3 木質素
4.6.4 甘油三酯和脂肪酸
4.6.5 甘油
4.6.6 蛋白質和氨基酸
4.7 機遇、挑戰(zhàn)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 用于生物煉制的良性介質——超臨界CO
5.1 簡介
5.2 CO2的性質
5.3 生物煉制中CO2的使用
5.4 利用CO2的提取
5.5 脂類的提取
5.6 從LCF中提取二次代謝產物
5.6.1 角質層蠟的潛在應用
5.6.2 利用scCO2提取的經濟考慮
5.6.3 生物質致密化
5.7 scCO2中的反應
5.8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 纖維素在NaOH/尿素水溶液中的溶解和應用
6.1 簡介
6.2 低溫下纖維素在NaOH/尿素水溶液中的溶解和機理
6.3 溶液性質
6.4 新型溶劑系統(tǒng)中制備的新型纖維素材料
6.4.1 新型纖維素纖維
6.4.2 新型纖維素膜
6.4.3 新型纖維素凝膠
6.4.4 用于合成纖維素衍生物的新介質
6.5 小結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7章 由LC生產化學品、燃料和材料的有機溶劑生物煉制平臺
7.1 簡介
7.2 有機溶劑乙醇法
7.3 有機溶劑乙醇法中的化學
7.3.1 木質素的反應
7.3.2 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反應
7.4 有機溶劑乙醇法作為生物煉制平臺
7.4.1 有機溶劑乙醇法生物煉制平臺
7.4.2 有機溶劑乙醇法預處理的質量平衡
7.5 有機溶劑乙醇法底物的酶解
7.6 有機溶劑乙醇法木質素的特性和應用
7.6.1 有機溶劑乙醇法木質素的特性
7.6.2 基于有機溶劑乙醇法木質素的聚合物材料226目錄ⅩⅦ7.7 來自有機溶劑型木質素的碳纖維
7.8 有機溶劑型木質素的抗氧化能力
7.9 有機溶劑乙醇法中可回收的化學品
7.10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生物質熱解油及其產品升級
8.1 簡介
8.2 生物油的制備
8.3 生物油
8.3.1 組成和物理化學性質
8.3.2 生物油的組成
8.4 生物油的升級
8.4.1 氫化
8.4.2 催化裂化
8.4.3 蒸汽重整
8.4.4 乳化
8.4.5 轉化成穩(wěn)定的含氧化合物
8.4.6 從生物油中提取的化學品
8.4.7 其他生物油升級方法
8.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用于LC生物煉制的微波技術
9.1 簡介
9.2 微波加熱的原理和特性
9.3 微波吸收功率和穿透深度
9.4 用于木質生物質預處理的微波輻射系統(tǒng)
9.4.1 LC生物煉制的微波輔助反應
9.4.2 利用鉬酸銨和過氧化氫的酶解糖化LC的微波輔助反應
9.4.3 頑拗型軟木的微波輔助甘油解反應
9.5 小結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第10章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煉制
10.1 關于生物轉化的簡介259生物質加工和轉化中的綠色化學ⅩⅧ10.2 微生物轉化的綠色環(huán)保性
10.3 生物質向生物燃料的生物轉化
10.3.1 生物質作為原料
10.3.2 生物乙醇
10.3.3 生物丁醇
10.3.4 生物柴油及相關產品
10.4 生物質向大宗化學品的生物轉化
10.5 機遇與挑戰(zhàn)
10.6 展望
參考文獻

第11章 用于生物質轉化的非均相催化劑
11.1 關于非均相催化的綠色環(huán)保性的簡介
11.2 設計和選擇非均相催化劑
11.2.1 固體酸和固體堿催化劑
11.2.2 負載型金屬催化劑
11.3 關于新的非均相催化系統(tǒng)最新進展的簡介
11.3.1 利用非均相催化劑由生物質生產5-羥甲基糠醛
11.3.2 利用非均相催化劑將纖維素轉化為多元醇
11.3.3 利用非均相催化劑生產生物柴油
11.4 機遇與挑戰(zhàn)
11.5 展望
參考文獻

第12章 甘油的催化轉化
12.1 簡介
12.2 甘油催化氫解制備二元醇
12.2.1 生產1,2-丙二醇
12.2.2 生產1,3-丙二醇
12.2.3 乙二醇的選擇性形成
12.3 甘油催化氧化制備有價值的化學品
12.3.1 伯羥基氧化生產甘油酸
12.3.2 仲羥基氧化生產二羥基丙酮
12.4 甘油脫水制備有價值的中間體
12.4.1 丙酮醇的生產
12.4.2 丙烯醛的生產
12.4.3 甘油氧化脫水生產丙烯酸和丙烯醛319目錄ⅩⅨ12.5 甘油生產燃料和燃料添加劑
12.5.1 甘油通過醚化反應生產燃料添加劑
12.5.2 甘油重整生產氫氣或合成氣
12.6 關于甘油的其他最新應用
12.7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3章 用于提高液體生物燃料生產的超聲技術
13.1 簡介
13.2 超聲學
13.2.1 功率
13.3 近場和遠場
13.3.1 頻率
13.3.2 超聲的形成
13.3.3 液體中的作用
13.4 生物燃料原料和加工
13.4.1 化學路徑綜述
13.4.2 目前這一代、下一代和先進燃料
13.5 超聲學和生物燃料
13.5.1 預處理
13.5.2 發(fā)酵
13.5.3 酯交換反應
13.5.4 油的提取
13.5.5 消泡
13.5.6 分離
13.5.7 乳液
13.5.8 能量平衡
13.5.9 成本分析
13.6 工業(yè)系統(tǒng)
13.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4章 用于生物煉制中產品分離的先進膜技術
14.1 簡介
14.2 膜分離技術
14.3 關于生物質轉化過程中的生物制品分離的最新進展綜述361生物質加工和轉化中的綠色化學ⅩⅩ14.3.1 微濾過程
14.3.2 超濾過程
14.3.3 微濾和超濾的膜污染
14.3.4 用于滲透汽化回收醇的膜材料
14.4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15章 對于生物煉制的生態(tài)毒性和環(huán)境影響的評估
15.1 簡介
15.2 背景
15.2.1 生物燃料的生態(tài)毒理學概述
15.2.2 生物質預處理
15.2.3 稀酸預處理樣品的生態(tài)毒理學調查
15.3 結果與討論
15.3.1 細胞毒性
15.3.2 二惡英類活性
15.3.3 致突變性
15.3.4 魚類胚胎毒性
15.3.5 內分泌活性
15.3.6 對于可持續(xù)生產和使用生物燃料的啟示
15.4 小結
致謝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