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中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中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中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定 價:¥30.00

作 者: 高峰,崔本強,陳璐 著
出版社: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經濟法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9194298 出版時間: 2014-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2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高峰、崔本強、陳璐編著的這本《中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的內容包括九章。第一章是緒言。第二章界定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含義,并且對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政策與法的關系進行辨析,闡述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論。第三章全面分析了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并從物質條件、思想條件、政策條件、理論條件和立法時機等方面對我國農村居民低保法律制度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證。第四章首先回顧了我國農村低保制度的歷史,然后分析了我國農村居民低保法律制度的建設現(xiàn)狀。第五章分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對立法模式進行了分析。第六章是我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運行要素分析。第七章是我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內容構想。第八章是推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建設的配套措施。第九章概括了本書的主要研究結論和創(chuàng)新點。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言
1.1 研究的學術背景及理論與實際意義
1.1.1 學術背景
1.1.2 理論與實際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2.3 簡要評述
1.3 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2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2.3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政策與法
2.4 研究的理論基礎
2.4.1 馬克思主義社會救助理論
2.4.2 能力理論
2.4.3 社會正義理論及其法治思想
2.5 本章小結
3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3.1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3.1.1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是保障公民生存權的需要
3.1.2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是完善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需要
3.1.3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是改革傳統(tǒng)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需要
3.1.4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是實現(xiàn)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需要
3.1.5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需要
3.2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3.2.1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物質條件具備
3.2.2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思想條件成熟
3.2.3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政策條件完善
3.2.4 關于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豐富
3.2.5 我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立法時機已經成熟
3.3 本章小結
4 我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發(fā)展歷程與現(xiàn)狀分析
4.1 農村貧困人口救助政策演進
4.1.1 新中國成立后的臨時生活救濟
4.1.2 農村五保供養(yǎng)制度的建立與發(fā)展
4.1.3 改革開放后扶貧政策的實施
4.2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發(fā)展歷程
4.3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現(xiàn)狀分析
4.3.1 制度建設中政策規(guī)范占主導地位
4.3.2 農村居民低保制度與五保供養(yǎng)、特困戶救助制度并存
4.3.3 城鄉(xiāng)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發(fā)展失衡
4.3.4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
4.3.5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對象逐年增多
4.4 本章小結
5 我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立法的模式構建
5.1 提高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立法層次
5.2 整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養(yǎng)及特困戶救助制度
5.2.1 各地區(qū)五保供養(yǎng)制度改革的實踐模式
5.2.2 整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五保供養(yǎng)制度的對策
5.2.3 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的發(fā)展趨勢
5.3 城鄉(xiāng)二元格局下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立法的模式
5.3.1 城鄉(xiāng)二元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
5.3.2 長遠目標是實現(xiàn)城鄉(xiāng)一體化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立法模式
5.3.3 近期目標是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專門立法
5.4 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下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立法的模式
5.4.1 各地區(q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踐模式
5.4.2 建立區(qū)域一體化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5.5 本章小結
6 我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運行要素分析
6.1 保障對象
6.1.1 保障對象范圍的界定——基于調查樣本的分析
6.1.2 認定農村低保對象的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6.2 保障標準
6.2.1 農村低保標準的實施效果分析
6.2.2 貧困線與農村低保標準的確定方法
6.3 資金籌集與管理機制
6.3.1 資金籌集的分擔機制不合理
6.3.2 資金管理方式混亂
6.3.3 財政對農村低保的支付能力分析
6.4 配套救助
6.4.1 醫(yī)療救助的投入有限
6.4.2 教育救助的重視程度不夠
6.4.3 住房救助被長期忽視
6.4.4 就業(yè)救助缺失
6.5 申領程序與管理體制
6.5.1 申領程序與隱私權相沖突
6.5.2 管理體制分割嚴重
6.6 本章小結
7 我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內容構想
7.1 立法體系與法律原則
7.1.1 立法體系
7.1.2 法律原則
7.2 保障對象選擇與保障標準確定方法
7.2.1 保障對象選擇
7.2.2 保障標準確定方法
7.3 低保資金籌集與低保申領程序
7.3.1 低保資金籌集
7.3.2 低保申領程序
7.4 救助方式選擇與配套救助設置
7.4.1 救助方式選擇
7.4.2 配套救助設置
7.5 監(jiān)督機制與法律責任
7.5.1 監(jiān)督機制
7.5.2 法律責任
7.6 本章小結
8 推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建設的配套措施
8.1 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和管理工作
8.2 建立全國農村居民低保信息系統(tǒng)
8.3 鼓勵民間救助的參與
8.4 對經濟落后地區(qū)給予政策傾斜和扶持
8.5 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步伐
8.6 本章小結
9 結論
附錄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運行情況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