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
對ABAC式漢語成語構式的CBA研究 沈小燕
漢語遞及比較句“越越”的時間性特征 李晶
從《鼻奈耶》看“到”和“至”在六朝時期的異同 唐飛
反語的語用修辭學解讀 劉瑜
圖形一背景與英語詩歌賞析中的審美注意——認知詩學視野下《她走在美的光影里》的解讀 張俊凌
“沒A沒B”構式的MRP研究 侯復旦
從批評性話語分析角度解讀胡錦濤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時的講話英譯文 黃芹
共時材料的歷時分析——《說文解字》互訓詞淺析 李雪梅
評價系統(tǒng)及其在政治語篇中的應用 陳雪
認知詩學視角下圖形一背景理論對王維田園詩的解析——以《竹里館》為例 秦亞男
漢英詞典譯義準確性研究——以“真心”為例 邱琳
透過社會語言學看翻譯變異現(xiàn)象 蒲公英
“傾斜”是傾斜于動詞,還是傾斜于形容詞?——一項基于語料庫的個案研究 周培樹
文學
從《諾桑覺寺》人物的圖形一背景分析再探小說的主題意義 萬珊
20世紀80年代海峽兩岸女性詩人的愛情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比較——以舒婷、席慕容的詩歌為例 曾艷
詩歌中文化意象的傳遞——以李白詩歌中“月亮”文化意象的俄譯為例 曹婧
從《時時刻刻》看現(xiàn)代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 劉卉
誤讀與建構——郭沫若與西方表現(xiàn)主義文學 高尚風
新舊交替時代女性的尷尬處境——論凌叔華小說中的三種女性形象 陳垮
《殺死一只反舌鳥》——于荒謬中見真實,于絕望中見希望 廖舟
尋找時間樊籠出口之《微暗的火》 陳敏
賈爾斯的蛻變之路——《羊孩賈爾斯》中的戲仿解讀 施琪
《阿甘正傳》中的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解構精神 侯倩
《八月之光》:美國南方種族主義社會中黑人的悲劇性命運解讀 李航
論馮至早期抒情詩歌中的敘事因素 史妍
文化
俄羅斯文化記憶視角下的彼得大帝 韓霓
從畢摩文獻申遺成功探究古彝文的進一步保護與傳承 莊莉
俄羅斯村社文化芻議 吳卉
淺析傳統(tǒng)宗教思想對中俄財富觀的影響 王鈺恒
論庫柏在《拓荒者》中體現(xiàn)的兩個客體層面的環(huán)保意識 白宇
翻譯學
從關聯(lián)理論視角看新聞標題的俄譯——以重慶華龍網俄語頻道的新聞為例 羅朦
邁克爾·杰克遜作品歌詞翻譯之探微 王若丁
淺析農業(yè)法語的語言特征及翻譯策略 田子玄
從“贊助人”因素的變化闡釋晚清小說翻譯模式的吊詭性 羅清月
從關聯(lián)理論視角評析《鹿柴》的意境翻譯 羅清月
從文化差異角度看翻譯等值的可譯性限度及對策 曹婧
簡潔凝練,形象逼真——張培基英譯《鳥巢》 黃華
其他
簡要比較中美高校通識課程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鄭東方
《我是你爸爸》中的對話與狂歡 丁瑋
《辛棄疾詞選.選注》注釋商榷 黃文平
法國母育學校對我國幼小銜接問題的啟示 李婭菲
英語教師課堂話語行為的有效性策略 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