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保護與傳承:歷史文化遺產…
02晚期帝制中國的科舉文化史…
03寫好八十字,通習宋代史
04寫好八十字,通習漢代史
05歷史語言研究所與中國現代…
06美容植物:植物文化史
07餐館的歷史:一部橫跨200…
08稀奇古怪的大丸子
09日本茶道一千年
10書境(研究生篇)
劉師培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撰成于一七一七年,本書詳細論述了中國中古文學史。理…
可購
莊景輝 著/譯
本書是南強史學叢書中的一本,泉州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座古老城市,與臺灣一水…
(美)斯特恩斯 等著,趙軼峰 等譯
該書對世界主要文明的演進和發(fā)展過程進行了考察,從全球的角度闡釋了人類文明…
鄂景海, 巴圖寶音編著
達斡爾族是個古老而歷史悠久的民族,但是寫起它各方面的歷史來,總是從明末清…
雷國山
本書以日本在1938年提出的國策——“建設東亞新秩序”為論述的核心,通過梳理…
昆明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云南省中國近代史…
2005年8月6日至8日,云南省中國近代史研究會于昭通高等師范專科學科聯合在昭…
肖瑞玲 等著
隨著人口增加、生產發(fā)展和經濟增長,人類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越來越大,有的影響…
周建軍著
作者在本書中的主要觀點是:荊楚詩歌從古歌謠、《楚辭》開始,便因其民族性格…
張曉松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共同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
馮天瑜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一葦可航”的鄰邦,又是東亞文化圈,或曰漢字文…
余華青 著
作為中國古代政治斗爭的一種手段和行為,“權術”曾長期在政治舞臺上起著相當…
羅檢秋
漢學是清代學術的主流。目前關于清代漢學的研究偏重于“乾嘉學派”,羅檢秋先…
劉再生
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研究工作,數十年來,進展都較遲緩,但是近十幾年,卻有了長…
汪毓和、胡天虹
一、本書分為四大部分:綜述、文獻目錄(著作與論文)、文獻提要、文獻選登(…
李零 著
本書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之一,第一次結合考古材料,系統總結了中國早期的方術…
《中國方術正考》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之一,第一次結合考古材料,系統總結了中…
梁啟超 著
學術思想之在一國,猶人之有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風俗及歷史上種種之現象,…
顏浩
談到聞一多,大部分人都會立即聯想到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講演》。事實上,除了…
梁思成 著
神通寺窟像,其姿勢順平板,背肩方整四肢如木,其頭部笨蠢,手指如木棍一束,…
賀世哲 著
《敦煌圖像研究:十六國北朝卷》所說的敦煌圖像研究,含兩層意思:一是敦煌石…
王云 著
《明清山東運河區(qū)域社會變遷》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并掌握豐富的文獻資料和社會…
張振鹍 主編
本書介紹了海軍及殖民地部長薄納致外交部長沙梅拉庫、交趾支那總督沁沖致海軍…
陳真
《尋找英雄——抗日戰(zhàn)爭之民間調查》,這是一部關于抗戰(zhàn)的口述史。本書以當事…
程龍著
在當前改革大潮中,我國經濟發(fā)展迅猛,人民生活有較大提高,思想觀念隨之逐步…
敖文蔚
本書真實地記述了湖北省14年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詳細介紹了抗戰(zhàn)時期湖北政治、軍…
李申 著
該書是作者在完成《中國儒教史》、《中國儒教論》之后,對儒學性質、內容進行…
姚麗娟等著
《侗族地區(qū)的社會變遷》是“侗族地區(qū)社會變遷”課題研究的成果。 將歷史脈絡…
劉祥學
明朝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境內各民族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壯大,…
胡勁軍
2005年夏秋之際紀念抗戰(zhàn)勝利六十周年的情景如在眼前。為銘記新民晚報在這次紀…
龔蔭 著
全書分為四編一十九章,主要論述了十六個方面的內容:1.王朝政治情況;2.統治…
關捷主編
這是一部比較全面、系統、具體生動而又力求通俗的介紹近代中日兩國關系的歷史…
沈福偉
本書利用大量的中外考古實物及中外文獻資料,輔以從國內外收集的珍貴圖片和精…
劉毅著
六年前,我應邀作為劉毅博士的《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
《日本對華侵略與殖民統治(套裝上下冊)》是一部比較全面、系統、具體生動而…
王世麗 著
安北、單于兩大都護府是唐朝設在北部邊疆的兩個最高級別的軍政機關,管理以突…
胡留元,馮卓慧 著
中華法系源于夏、商、西周三代,尤以西周為甚,這一時期是中國奴隸制法比較發(fā)…
暫缺作者
暫缺簡介...
李定廣
本書是唐末五代文學研究專著。全書共五章,主要內容包括渾金璞玉——唐宋文學…
常建華著
1985年喜讀建華弟的關于清代以孝治天下的論文,現在他將包括這個論題在內的&…
謝國楨
明末清初的社會大動蕩時期,知識分子有著形形色色的表現和變化。這些表現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