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延續(xù)《壇經》研究中注重版本對勘的基礎上,吸收近年來學者們對敦煌學方法、宗教學方法以及統(tǒng)計學方法的研究經驗,首先根據經文字數將搜集到的22部《壇經》分為三類:一卷本法海集記系列。二卷本惠昕所述系列,三卷本契嵩??毕盗小M瑫r,將這三類《壇經》分別對應惠能南宗發(fā)展的三個重要階段:法海集記《壇經》對應惠能南宗的早期發(fā)展,即以神會系、無往系及法海至悟真系為代表將惠能南宗豎立為“頓教法”的時期;惠聽所述《壇經》對應惠能南宗的中期發(fā)展,即以馬祖系、石頭系及神會至宗密系為代表將惠能南宗轉化為“見性法”的時期;契嵩??薄秹洝穼菽苣献诘暮笃诎l(fā)展,即以延壽系及契嵩系為代表推動惠能南宗進一步加強“禪教融合”(或“三教融合”)的時期。在《壇經》三類對應禪宗三期的基礎上,分別地對三類《壇經》的版本譜系及其思想流變情形進行研究,以揭示不同《壇經》版本與惠能南宗不同發(fā)展階段在禪法、禪學和禪教上各具特色的互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