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自我實現(xiàn)/勵志社會與交往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

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

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

定 價:¥59.00

作 者: [美] 何偉亞(James L. Hevia) 著;鄧常春 譯;劉明 校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社科文獻精品譯庫
標 簽: 外交、國際關系 政治軍事

ISBN: 9787509746097 出版時間: 201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懷柔遠人: 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中何偉亞開宗明義地表述了他不是在提供一種中國歷史研究的新模式,也不是在提供替代傳統(tǒng)沖突論的描述方式,而是嘗試對“馬嘎爾尼使華”事件進行重新審視。傳統(tǒng)上人們偏愛把“馬嘎爾尼使華”解釋為不同文明間的碰撞,如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文明、工業(yè)文明與農(nóng)業(yè)文明、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等等。而何偉亞正好試圖說明,中英兩國在這一事件中的矛盾和沖突并不是文化或文明之間的沖突,而是兩大帝國構建之間的沖突。

作者簡介

  鄧常春,女,四川大學經(jīng)濟學院貿(mào)易系副教授,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經(jīng)濟體制改革、金融、中國近現(xiàn)代史。

  何偉亞(James L. Hevia),男,美國學者。原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歷史系副教授,現(xiàn)任芝加哥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曾以《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一書獲美國亞洲學會列文森獎。

  劉明,男,四川省成都市人。現(xiàn)為四川大學經(jīng)濟學院副教授,國際交流部主任。美國丹佛大學跨文化交流碩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歷。曾任英國跨國集團PEEK公司駐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并在英國及瑞典的PEEK公司、瑞典ABB公司、COMBITECH公司、德國WITT & SON公司及REUTE: SICK AG等公司接受過系統(tǒng)的企業(yè)管理和專業(yè)技術培訓。多次參加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fā)銀行貸款項目的重大國際投標工作。2004-2005年期間受聘在美國內(nèi)華達大學教授中國文化及社會課程。美國大學海外學習聯(lián)合會(University Studies Abroad Consortium)中國項目特邀教授。

圖書目錄

譯 序/1
中文版序/1
第一章 導言/1
  第一節(jié) 帝國主義研究的新模式/2
  第二節(jié) 偉大的轉變與以中國為中心的歷史/6
  第三節(jié) 朝貢體系及其評論家/7
  第四節(jié) 禮儀問題/12
  第五節(jié) 超越象征性和功能性禮儀/16
  第六節(jié) 開展本項研究的若干考慮/20
第二章 多主制:清帝國、滿族統(tǒng)治權及各領土之間的關系/24
  第一節(jié) 18世紀的清帝國/25
  第二節(jié) 多元中心,多元權力/26
  第三節(jié) 清帝國的亞洲腹地/30
  第四節(jié) 海疆/38
第三章 計劃和組織英國使團/44
  第一節(jié) 導論/44
  第二節(jié) 喬治三世致乾隆帝的信函/46
  第三節(jié) 公共領域與馬嘎爾尼勛爵的智者世界/48
  第四節(jié) 國民性/51
  第五節(jié) 有關品味和中國形象的討論/52
  第六節(jié) 典禮、主權和外交/58
  第七節(jié) 禮儀外交到商業(yè)外交/62
  第八節(jié) 從圣?詹姆斯宮廷到中國海岸/64
第四章 光彩炫目的所羅門王:英國使團在中國/66
  第一節(jié) 博物學家的觀察/66
  第二節(jié) 第一次會面/70
  第三節(jié) 表演舞臺/75
  第四節(jié) 覲見談判:談論公共領域/76
  第五節(jié) 禮物與英國制成品/80
  第六節(jié) 馬嘎爾尼覲見乾隆皇帝/82
  第七節(jié) 談及商業(yè)/85
  第八節(jié) 在北京發(fā)生的事/86
第五章 賓禮與各領土之間的關系/91
  第一節(jié) 清帝國話語中的“賓禮”/92
  第二節(jié) 禮儀的形而上學和帝國禮儀/95
  第三節(jié) 君主權力與賓禮/97
  第四節(jié) 賓禮和統(tǒng)治權的構建/100
  第五節(jié) 作為行為的禮儀/102
第六章 沿中線而行:問候與準備/105
  第一節(jié) 初次接觸:通告與進入帝國的請求(1792年10月22日~12月3日)/105
  第二節(jié) 準備接待(1792年12月~1793年7月)/108
  第三節(jié) 英國禮物與帝國賞賜/112
  第四節(jié) 為使團覲見做準備/120
  第五節(jié) 禮儀危機Ⅰ:帝國官員的管理不當(1793年8月29日)/123
  第六節(jié) 禮儀危機Ⅱ:重新估計英使之來意(1793年9月9日)/125
第七章 匯聚:覲見、上諭和贈禮/128
  第一節(jié) 為英國使團而對帝國覲見所做的改動/130
  第二節(jié) 帝國覲見/132
  第三節(jié) 皇帝的介入Ⅰ:皇帝的詩/135
  第四節(jié) 皇帝的介入Ⅱ:贈禮/136
  第五節(jié) 熱河的大朝和宴會/137
  第六節(jié) 禮儀危機Ⅲ:重新評價英國使團
      ——貢使始終不能理解禮儀中的關系/138
  第七節(jié) 1793年9月23日的上諭/140
  第八節(jié) 準備離開及對英國人稟性的更進一層的評估/145
第八章 結束賓禮過程/147
  第一節(jié) 皇帝對馬嘎爾尼六項請求的答復/148
  第二節(jié) 從北京到杭州:松筠與馬嘎爾尼(1793年10月10日至11月9日)/151
  第三節(jié) 從杭州到廣東:長麟和馬嘎爾尼(1793年11月9日至1794年1月)/154
第九章 賓禮與外交/161
  第一節(jié) 賓禮與清帝國的形成/162
  第二節(jié) 馬嘎爾尼勛爵與外交/167
  第三節(jié) 一次交鋒/169
第十章 從事件到歷史:中西關系史上的馬嘎爾尼使團/172
  第一節(jié) 作為清帝國先例的英國使團/173
  第二節(jié) 作為英國先例的馬嘎爾尼使團/175
  第三節(jié) 歐美話語中的磕頭問題/178
  第四節(jié) 乾隆皇帝的信與朝貢體制綜合體/182
  第五節(jié) 從帝國常規(guī)到民族-國家的敘述性歷史/183
  第六節(jié) 歷史的視野/187
附 錄/191
文獻目錄/194
漢語資料/22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