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權益保護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中之重,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是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研究我國農民權益保護問題,既要從歷史的視角進行縱向審視,又要從現(xiàn)實的視角進行橫向分析;既要肯定我國在保護農民權益方面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認識到現(xiàn)階段農民權益保護方面的不足之處及其深層原因。這是我們開展這一選題研究首先確定的基本理念。另一個需要首先確定的問題是:面對這樣一個涉及面極其廣泛的主題,如何安排研究結構,即最終形成一個什么樣的敘事結構?我們確定這一問題的視角是立足于易被接受的權益體系。在為人們所熟知的語境中,有兩種關于權益的表達方式:一種是將權益分為政治權益、經濟權益、社會權益和文化權益,另一種是將權益分為平等權、生存權和發(fā)展權。前者可大致理解為基于空間維度的權益體系,后者可大致理解為基于法律維度的權益體系。本書所展示的研究成果正是按照上述兩種權益表達體系的結構而展開,以期向讀者全面展示農民權益保護中的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