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北疆博物院精品集萃 自然…
02寶雞出土商周青銅器銘文研…
03山西古代寺觀彩塑全集:宋…
04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5簡帛有聲:出土簡帛的文獻…
06滇藏遺珍:茶馬古道上的馬…
07山西古代寺觀彩塑全集:明…
08元代銅權整理與研究
09《藤花亭鏡譜》圖注考釋
10醴陵鐘鼓塘元代窯址
上海博物館 編
本書為上海博物館特展配套圖錄。書中收錄青銅器、玉器、漆器等文物,包括完整…
可購
王培永
暫缺簡介...
王啟濤
本書開篇首先向讀者說明《吐魯番出土文書補編》所收錄文書的來源,并舉例說明…
田靜 編著
本書是一部有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圖錄,收錄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收藏的珍品,…
徐立
本書收錄易均室先生留下的致友人的書信,是具有歷史樣本價值的珍貴遺存。易均…
王元明,王彩琴,楊旭峰
《洛陽唐三彩》在選材和內(nèi)容取舍上,避開以往以“洛陽出土的唐三彩和近現(xiàn)代仿…
河南博物院 編
本書系河南博物院集中展示學術研究成果的系列出版物,本輯為第六輯,分為9個…
張光直
“張光直作品系列”,收入其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九種:《…
楊驪 著
本選題系“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研究工程系列叢書”之一種。在中國上古三代的時間軸上…
劉申寧
這是一部研究明代前期(洪武至成化)官窯瓷器的專著。本書以學術研究為基礎,…
許宏 著
三星堆出土文物為何顯得“奇奇怪怪”?它們在何時誕生,由何人所為?有著怎樣…
張銘心
本書為作者中國中古史研究論文的結(jié)集。碑形墓志問題、墓表問題、神道石柱問題…
馬菁毓 著
本書是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的青銅器文物保護的學術成果,也是張家界博物館館藏…
李琳之 著,安玉霞 編
根據(jù)學界普遍認可的關于“酋邦—古國—王國—帝國”人類文明進程劃分原則和中…
張愛民,馬猛
浙江省博物館 著
浙江省博物館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現(xiàn)已成為浙…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著
宿白先生是考古學界之巨擘,一生為考古學的發(fā)展繁榮嘔心瀝血。宿白先生著作等…
周振宇 著
《考古新視野·寧夏水洞溝遺址石制品熱處理實驗研究》以模擬實驗與科技檢…
《古籍保護研究》編委會 編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fā)〔2…
陸剛著
鄂爾多斯式青銅器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重要文化遺存,是中華歷史文化寶庫中的…
趙豐
本書以2020年中國絲綢博物館主題展覽眾望同歸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為切入點由絲…
范常喜 著
本書以作者撰寫的29篇出土文獻研究論文為基礎,重新修改整理,集合成這部專門…
胡同慶
本書為“故事里的敦煌”叢書之一。敦煌石窟藝術是一種佛教藝術,而作為佛教藝…
暫缺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等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北京文博》編輯部 編
《北京文博文叢·2021·第3 輯》由北京市文物局主辦,是一部有關文物…
蘇秉琦 著
在大量扎實的考古實踐工作基礎上,蘇秉琦先生提出區(qū)系類型學說,認為中原地區(qū)…
趙輝,張海,秦嶺
本書是有關田野考古學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教科書,是根據(jù)當代考古學學科發(fā)展…
王三慶,金瀅坤,劉永海 編
常書鴻
常書鴻(1904—1994),著名畫家,敦煌藝術研究家,我國敦煌學的奠…
張濤,劉永海 編
《中華易學》力倡運用 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整合多 學科、多方面以及海內(nèi)外的 …
龔鈺軒
本書按照文物提取、分析檢測、保護、修復、保存環(huán)境控制的邏輯順序介紹了文物…
深圳市南山博物館
木乃伊、黃金和對來世的迷戀——這些觀念都是我們對“古埃及”印象的核心構成…
阜新市人民政府
海棠山,地處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鎮(zhèn)西北。相傳舜時把全國劃為十二州,…
葉佩蘭
中國作為古老的文明古國,中華文明從來就沒有斷裂過,因此自新石器時代以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護…
秦漢櫟陽城是戰(zhàn)國時期秦獻公、孝公時期的都城,也是秦末漢初塞王司馬欣、漢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
本書為鄴城出土文物專輯,所選文物標本主要包括兩方面:發(fā)掘出土文物和非發(fā)掘…
白光耀
本書是“獨抱虛懷:澄心草堂文房用具展”的圖錄,其文房清玩形式種類多樣,有…
姚伯岳,邱玉芬
本書精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金石拓片130余種影印出版,約占館藏金石拓片總量的…
黃潤華 屈六生
全書從藏書地點、來源地點、誕生時間、品相狀況、內(nèi)容等方面介紹了國內(nèi)外現(xiàn)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