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公羊學引論:儒家的政治智慧與歷史信仰(修訂本)

公羊學引論:儒家的政治智慧與歷史信仰(修訂本)

公羊學引論:儒家的政治智慧與歷史信仰(修訂本)

定 價:¥46.00

作 者: 蔣慶 著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儒家 哲學 哲學/宗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3463731 出版時間: 2014-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公羊學引論:儒家的政治智慧與歷史信仰(修訂本)》是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蔣慶先生的成名作,二十年來,此書已成為當代經典,本次修訂了若干細節(jié)問題。蔣先生認為,儒學有兩大傳統(tǒng)即心性儒學與政治儒學,政治儒學以春秋公羊學為代表。全書細致而深刻地論述了春秋公羊學的性質和基本思想等。

作者簡介

  蔣慶,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1953年生,字勿恤,號盤山叟,祖籍江蘇徐州,出生、成長于貴州貴陽。著作有《公羊學引論》《政治儒學》《再論政治儒學》《廣論政治儒學》《儒學的時代價值》《生命信仰與王道政治》《以善致善:蔣慶與盛洪對話》等,另有英文版的《儒教憲政秩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選編《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誦本》。

圖書目錄

序(梁治平)
自序
第一章 公羊學的性質
一、公羊學是區(qū)別于心性儒學的政治儒學
(一)公羊學的焦慮是制度性的焦慮
(二)公羊學主張在制度中來完善人性
(三)公羊學的實踐目標不在成己成德而在改制立法
二、公羊學是區(qū)別于政治化儒學的批判儒學
(一)何謂政治化的儒學
(二)公羊學不是政治化的儒學
(三)公羊學是儒學傳統(tǒng)中的批判儒學
三、公羊學是區(qū)別于內圣儒學的外王儒學
(一)內圣外王釋義
(二)內圣儒學與外王儒學辨正
(三)公羊學外王的基本特征:向世界開放的結構性思維方式
四、公羊學是在黑暗時代提供希望的實踐儒學
(一)公羊學是在黑暗時代提供希望的實踐儒學
(二)公羊學是在希望中積極從事實踐的儒學
第二章 公羊學的創(chuàng)立與傳承
一、公羊學創(chuàng)立于孔子
(一)公羊學是春秋學
(二)《公羊傳》是孔子自傳
(三)公羊口說是孔子親說
二、公羊學的傳承
(一)孟子與公羊學
(二)荀子與公羊學
(三)司馬遷與公羊學
(四)董仲舒、何休與公羊學
第三章 公羊學的基本思想(上)
一、《春秋》新王說
(一)孔子為何要作《春秋》
(二)歷代公羊家及漢儒對《春秋》新王說的論述
(三)《春秋》當新王舉例
(四)《春秋》新王說的意義
二、《春秋》王魯說
(一)《春秋》王魯名義
(二)為何《春秋》要托王于魯
(三)《春秋》王魯舉例
(四)《春秋》王魯說的意義
三、孔子為王說
(一)“王”字的含義
(二)孔子有為王的意思表示
(三)公羊家對孔子為王的具體論述
(四)孔子為王的意義
(五)孔子為王說在歷史上的消失
四、孔子改制說
(一)孔子為王作《春秋》改舊制立新制
(二)公羊家關于孔子改制的論述
(三)孔子所改之制舉例
(四)孔子改制以待后王取法
(五)孔子改制說的意義
第四章 公羊學的基本思想(中)
五、天子一爵說
(一)春秋前天子非爵
(二)天子一爵是孔子所改
(三)天子一爵是公羊家所傳
(四)天子一爵說的現(xiàn)代詮釋
(五)《春秋》三等爵制的迷惑
(六)天子一爵與受命而王的深刻矛盾
(七)天子一爵說的意義
六、天人感應說
(一)天人感應說本于《春秋》
(二)天人感應說舉例
(三)天人感應的理論架構
(四)天人感應說的批判功能與效用
(五)天人感應說的意義
七、夷夏之辨說
(一)夷夏之辨的性質
(二)夷夏并非絕對界限
(三)夷夏之辨與民族主義
(四)夷夏之辨說的意義
八、經權說
(一)經權說本孔子思想
(二)公羊家的權道思想
(三)“實與文不與”中的經權思想
(四)經權說舉例
(五)經權說的意義
第五章 公羊學的基本思想(下)
九、張三世說
(一)《春秋》中的三世說
(二)諸經中的三世說
(三)三世說的性質
(四)三世說的意義
十、大一統(tǒng)說
(一)公羊家提出大一統(tǒng)說的時代背景
(二)公羊家關于大一統(tǒng)的論述
(三)大一統(tǒng)思想的形上含義
(四)大一統(tǒng)思想的形下含義
(五)大一統(tǒng)說的意義
十一、通三統(tǒng)說
(一)公羊家對通三統(tǒng)的看法
(二)通三統(tǒng)的性質
(三)通三統(tǒng)說與終始五德說
(四)通三統(tǒng)說的意義
十二、大復仇說
(一)公羊家對大復仇說的論述
(二)大復仇說所體現(xiàn)的精神
(三)今古文在復仇問題上的分歧
(四)大復仇說的意義
第六章 公羊學散論
一、儒家大一統(tǒng)的政治智慧與中國政治文化的重建
(一)大一統(tǒng)思想的本來含義
(二)大一統(tǒng)思想的真實價值
二、《春秋》孔子為王辯
(一)諸家之解釋及其辨正
(二)公羊“王”為文王之爭訟
(三)孔子為文王辯
三、公羊札記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