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伊寧是公認的蘇聯第一個對犯罪構成問題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刑法學家。1946年至1957年,他先后出版了三部關于犯罪構成學說的著作。其中最后一本《犯罪構成的一般學說》被蘇聯,甚至是今天的俄羅斯學者都作為研究該問題的重要文獻,同時也是中國20世紀50年代末引入的最經典的刑法學著作,其影響力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的學術界和司法實踐中。但是,中國刑法學界對特拉伊寧犯罪構成學說的形成過程、本質特征等知之不詳,甚至還存在一些誤讀。《特拉伊寧的犯罪論體系》在國內第一次以特拉伊寧為中心,全面梳理了沙俄時期、蘇聯時期的犯罪構成理論,詳細揭示了特拉伊寧學說的形成過程和邏輯結構,并對貝林和特拉伊寧的學說進行了比較研究,論述了德國構成要件理論和蘇聯的犯罪構成理論的淵源關系。從而為中國刑法學界正確認識特拉伊寧犯罪論體系、促進刑法學的革新提供了反思路徑。作者的博士論文"特拉伊寧的犯罪論體系研究"獲北京大學法學院第一屆楊春洗優(yōu)秀法學博士學位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