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培,清代后期名臣。他生于河南省商城縣書香之家,飽受正統(tǒng)儒學的熏染,在父兄“一門七進士”的環(huán)境中修成正果。他暢游宦海42年,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出翰林院,進國子監(jiān),遍歷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淤泥中能潔身自好,危難時可力挽狂瀾,是晚清風雨飄搖之際,一座忠君愛國的豐碑。商城周氏族望一方,歷代斥資興學,立家塾、建書院、舉義學,開商城重教之先河。周祖培26歲登科,之前坐課家塾,又受教于名師魏茂林。河南大旱期間,傾家資輾轉湖北購糧,開設粥廠賑災;又巧斗惡霸,救助溫泉書院。嘉慶二十四年中進士,選庶吉士,從此平步青云。周祖培生逢亂世,天理教、捻軍、太平天國作亂于內,西方列強為禍于外。兩次鴉片戰(zhàn)爭,他積極主張禁煙;皇城陷落之際,受命留京辦事大臣,卻無奈于列強的堅船利炮。官場滄桑,他飽受操守與現(xiàn)實的拉鋸,想恪守清廉,卻不得不做“周二兩”;憎恨賣官鬻爵,卻不得不復提“捐納”彌補國庫空虛;厭惡拉幫結派,卻不得不動用門生關系以保賢良……身為清廷重臣,周祖培是“同治”年號的創(chuàng)意者,“辛酉政變”的策劃人,促成了兩宮皇太后的“垂簾聽政”。從乾隆五十八年到同治六年,74年人生橫跨五朝,周祖培從商城縣一步步走進皇城,見證了晚清社會的真實風貌。一條如履薄冰、從善如流的官場之路,一段內心清明、不逾底限的入仕旅程,一面從百姓折射帝王的鏡子,一曲時代劇變的悲歌,一部叩問國人心靈的歷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