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維的性質
法治及其局限
國家治理體系法治化及其意義
——兼論法律方法的功能
對公平正義的司法心理分析
——以當事人對判決的接受為中心
法官能動性的涵義解讀
司法技術與公正司法
法律方法理論
古希臘—羅馬的辯證法對羅馬法的體系化生成的影響
——以Divisio和Panitio為中心
“事物的本質”、類型思維與類推適用的關系之探析
論裁判上類推性質之判定
——以分離論與一體論的論爭為中心
“法律解釋規(guī)則”:概念解讀與用語辨析
利益衡量的結果及其證成
——以指導性案例6號為例
利益衡量方法在我國的運用初探
——以江蘇無錫生態(tài)侵權案為例
語言學轉向后法治如何反對解釋?
論法律決定的合規(guī)范性
——以哈特與德沃金之爭為主要依托
規(guī)范推理的基本形式及其邏輯表達
裁判方法
限制警察訊問中的強權:米蘭達訴亞利桑那案
——失效的諾言
中國法院指導性案例的“著成”
——基于法律方法論視域的分析
從事實拘束力到法律拘束力
——論指導性案例的效力
司法過程的函數
——疑難案件裁判方法的效用運算
我國司法裁量模型探析
——以醫(yī)療精神損害賠償為范例的分析
探求行為者意圖的法律思維
——基于三段論法和等置模式的分析
部門法方法論
憲法化證據法
合憲性推定原則的混亂與厘清
瑕疵證據規(guī)定的法律解釋分析
——以《刑事訴訟法》第54條為對象
羅森貝克規(guī)范說的法律方法解讀
抽象結果加重構成的解釋方法與路徑
——兼析兩個司法解釋的缺陷
抽象危險犯的理論基礎與實踐邊界
——以法教義學為分析視角
模糊修辭的刑法運用
——兼論犯罪數額的認識錯誤
論保險合同合理期待解釋原則
論目的解釋在懲罰性賠償法律規(guī)范解釋方法中的優(yōu)先性
綜述
法治反對解釋
——一種法治建設的權宜之計
爭奪法律的話語權
——第三屆全國法律修辭學術研討會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