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鋒芒——《加利維拉縣聲名狼藉的跳蛙》馬克.吐溫的成名作《加利維拉斯縣馳名的跳蛙》1865年11月18日在《星期六新聞》發(fā)表時,曾讓“整個紐約頓時大笑”。自1862年年底起,馬克.吐溫先后在幾家報館當記者。這期間,他開始發(fā)表幽默小品,當時這類取材民間風俗和趣事的小故事很受一般民眾的歡迎。這篇小說的基本題材來自美國西部邊疆,原來這些賭徒軼事僅在邊疆流傳,但經馬克.吐溫的加工改造后,“跳蛙”故事迅速傳遍美國,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笑料。雖然這篇文章的篇幅不長,但它在文學史上卻有著重要的意義,是美國邊疆文學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沒有人能抵擋住笑的攻擊——馬克.吐溫如是說本書中《競選州長》是作者根據(jù)自己1868年在紐約采訪州長競選的素材寫成的一篇政治諷刺小說,是馬克吐溫早期作品中觸及到資本主義社會本質的佳作。作者以夸張的漫畫式的筆觸,藝術地再現(xiàn)了美國社會中競選的種種穢事丑聞,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民主競選的虛偽性和欺騙性。在發(fā)表成名作之后他曾說:“不能一味逗樂,要有更高的理想。”此后他關注時事,以喜劇的色彩,創(chuàng)作了悲劇內涵的絕世佳作。神秘遺作,三份手稿,誰能解幽默大師心中的悲愴?本書中的最后一篇《神秘陌生人》也是馬克.吐溫的一篇遺作。馬克.吐溫去世后,人們找到1897至1905年間,他寫下的三種版本的手稿,但已無從得知哪個才是馬克.吐溫中意的版本。因此很少有人注意到這篇文章,也很少有人能讀懂它。有人評論說其中對于人類道德觀的斥責反映了他晚年的厭世心理?;蛟S文中那個名為“撒旦”的美少年就是在映射這個五彩斑斕實則充滿污穢的渾濁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