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近聞名的貴州黃果樹瀑布以西15華里處,有一處神秘的“紅崖碑”。600多年來,在整面紅色崖壁留下的、用鐵紅色顏料書寫的碑文,字體大小不一,參差排列,似篆非篆,也非甲骨文,神秘又優(yōu)美,被當地百姓稱為“天書”。長期以來,這處具有很高價值的中華古老文化遺產,不斷引起諸多文人、學士的探索興趣。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起,《破解“紅崖天書”》作者林國恩,開始對“紅崖天書”進行破譯。他以超常的毅力,研究和遍覽歷史、人物、古漢字、地質地理、天文氣象、詩詞、繪畫、兵器、佛經等科技知識與書籍,并應用系統(tǒng)工程的研究方法,結合中國文字“字中有畫,畫中藏字”的特點,通過對“天書”中每一個符號、每一個組成部分的逐一研究和解剖,終于解開了這一與中國歷史之謎即明朝建文帝神秘失蹤有關的重要歷史文化信息,引起海內外的關注、矚目?!镀平狻凹t崖天書”》以生動的文字、形象的畫面,全面反映了作者對于“紅崖天書”的破譯過程和結果,既能體現出以“文、理、工”綜合學科解決謎團難題的新鮮、奇異感覺,啟發(fā)人們對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又能破解中國歷史上的文史懸案、進一步提高神秘多彩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兼具史料、考古、文學、科學知識普及和探索等多種閱讀收獲要素。《破解“紅崖天書”》獲“上??破談?chuàng)作出版專項資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