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簡介
總序一
總序二
總序三
序一 我知道的何澤慧先生
序二 深切懷念我們的媽媽
導言
第一章 兩渡源流,蘇州世家
兩渡何氏
何澄生平及其革命活動
蘇州王氏世家與女權先驅——王謝長達
王氏科技精英與實驗物理傳統(tǒng)
投身科學的兄弟姐妹
第二章 振華女校,全面發(fā)展
幼年何澤慧
振華女校
文體全面發(fā)展與杭州之旅
成立壬申級級友會
靜默地想方法救國
告別振華
第三章 清華大學物理系,物理學家的搖籃
從振華到清華
清華大學物理系
清華大學的學習與生活
每臨大事有靜氣
第四章 赴德留學,兵工報國
到德國去
彈道學研究
滯留德國
西門子公司與拉貝
紅十字通信
第五章 轉向原子科學,從德國到法國
博特教授與德國核物理研究
發(fā)現正負電子的彈性碰撞
科學家的愛情
相聚巴黎
第六章 發(fā)現重原產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
尋找三分裂
發(fā)現首例四分裂
后續(xù)研究及其他工作
告別法國
第七章 創(chuàng)建首個原子學研究機構
重返蘇州故里
創(chuàng)建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
軍管期間的原子學研究所·
原子科學研究的預備
第八章 原子科學的基礎研究——制備核乳膠
從照相板組到原子核物理組
科研工作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核乳膠的制備
核物理研究的初步開展
何澤慧和她的助手們
第九章 讓原子能在中國生根
轉向原子能
“熱工實習團”赴蘇聯(lián)
研究所的調整與擴充
研制高靈敏度核乳膠
第十章 領導實驗中子物理及參與核武器研制
進入原子能時代
實驗中子物理
領導“物理線”
為兩彈研究輸送人才
參與組織核武器研究
對青年物理學家的忠告
第十一章 遭遇“文化大革命”及轉向高能物理
遭遇“文化大革命”
干校勞動
告別原子能
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建立
“重返”中國科學院
第十二章 耕耘宇宙線
分管宇宙線
應用核乳膠研究宇宙線
開辟高空氣球探測技術
高能物理的其他研究工作和圖書情報工作
立足常規(guī),著眼新奇
第十三章 香遠益清
學術榮譽
晚年學術活動
心系故土
與錢三強的晚年生活
與溫家寶總理的交往
高風長存
結語 科學的精神與傳統(tǒng)
附錄一 何澤慧年表
附錄二 何澤慧主要論著目錄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