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國龍,法名觀虛,號觀虛齋主,觀虛齋教學的創(chuàng)始人。觀虛齋,舊名觀復齋,作者之書房也,蓋取老子“致虛守靜,吾以觀復”之義。觀者,智慧之本也;虛者,本性之源也。故觀妄想本空,復虛靈妙性;觀諸法如如,返虛凈明體。時時起觀,時時返虛,而觀無觀執(zhí),虛無虛相,全體皆是,不增不減。齋主祖籍江西臨川,南京大學理學學士(1990),北京大學哲學博士(1999),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學博士后(2001),先后師從樓宇烈、湯一介、陳來等著名學者,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宗教學系教授。于南京大學少年班就讀時,因感生命之無常、宇宙之浩渺,遂于南園草坪,靜夜沉思,致虛入渾,初悟大道。乃由理而文,考入北大,專研佛道超越之學問,兼及現(xiàn)代諸家靈修教法。既有扎實的學術功底,又有二十多年的修道經歷與實證體驗。發(fā)愿弘揚中華修道文化,創(chuàng)立觀虛齋教學的系列課程與文化體系,開發(fā)傳統(tǒng)的智慧資源為現(xiàn)代社會服務。定慧兼美,學修并重,內修外弘,全體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