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法治的中國道路

法治的中國道路

法治的中國道路

定 價:¥35.00

作 者: 凌斌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理論法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222942 出版時間: 2013-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法治”包含了“良法”和“善治”兩個要素?!傲挤ā敝赶虻氖恰胺梢庾R”,要求學法、知法、懂法、明法,“善治”對應的是“法治思維”,旨在守法、用法、遵法、信法。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初步形成,法治的首要問題,已經從“良法”轉向了“善治”,從規(guī)范層面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轉向了實踐層面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從以“健全法制”為宗旨的“法的制定”轉向了以“法治信仰”為歸宿的“法的實施”,從抽象靜態(tài)的“法律關系”轉向了具體動態(tài)的“法民關系”。《法治的中國道路》致力于研究的問題在于:什么是中國法治的基本特點和內在邏輯?從“法”治向法“治”轉變的歷史進程將會面臨哪些實踐難題和現(xiàn)實制約?在當代中國的法治實踐中,奉行科層主義的“專職法治”與貫徹群眾路線的“民本法治”這兩條路徑之間的二元變奏,呈現(xiàn)的是怎樣的法治道路和法治理想?

作者簡介

  凌斌,1977年生,黑龍江人。北京大學法學學士(2000年),法學博士(2005年),耶魯大學法學碩士(LLM,2006年)。北京大學法學院講師(2006-2009年),副教授(2009年至今)。教授法理學、法律經濟學、法律社會學、司法制度研究、法學論文寫作與資源檢索等課。2011年2月起至今,在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掛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

圖書目錄

導論法治的中國道路與本書的主要內容
一、法治之間的孝公難題
二、路徑之一:商鞅變法的“專職法治”
三、現(xiàn)代西方的“專職法治”
四、路徑之二:當代中國的“民本法治”
五、法治的兩條路徑
六、探索法治的中國道路
第一章 法治建立的孝公難題
一、法治建立的孝公難題
二、中西法治的殊歸同途
三、制度革新的變法常治
四、法令立之的溯及既往
五、旦夕之間的法治成敗
六、普天之下的吏民之別
七、孝公難題的現(xiàn)代品格
第二章 法治思維的基本原則
一、界定法治的基本原則
二、法律傳遞的明知原則
三、法律遵守的用之原則
四、法律實施的如一原則
五、法律執(zhí)行的無私原則
六、“法官授法”和“禁屋藏法”
七、法治原則的普遍意蘊
第三章 法律移植的學術異化
一、立法移植與法學繼受
二、繼受法學的非專業(yè)化與移植立法的非職業(yè)化
三、移植型法治的法學悖謬
四、有“法”無“治”的內在原因
五、“面對中國”的法學和面對“中國的法學”
第四章 專職司法的民主困境
一、司法改革的思想麻雀
二、法官之治:有別于科學和民主的法治實踐
三、司法改革的兩個問題:法律職業(yè)化和司法獨立化
四、專職司法的內在困境
第五章 行政法治的倫理困境
一、從“行政強拆”到“司法強拆”:法治何以暴力?
二、“行政執(zhí)法化”:行政法治的歷史進程
三、科層主義的法治原則
四、權力制衡與絕對權力
五、專職分化與相對腐敗
六、法律至上與政法沖突
七、結語:行政法治的正當基礎
第六章 民本法治的群眾路線
一、法律遇到秋菊時
……
第七章 法治改革的雙重訴求
第八章 法治轉型的思想實驗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