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波蘭正處在被沙皇俄國統(tǒng)治的時期,長期的奴役生活激起了當時波蘭人心中強烈的民族復興渴望,許多的年輕人紛紛為振興國家、擺脫被奴役命運而投身到科技興國的洪流中。在這些年輕人當中,曼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年輕的女孩就是后來被譽為“鐳的母親”的居里夫人。和居里夫人不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一位生活在德國、祖上早已被當地同化的猶太人。與當時生活在德國、乃至歐洲很多國家的猶太人一樣,愛因斯坦家族已經將自己看做是德國人中的一員。然而,在納粹黨上臺以后,反猶太人的浪潮洶涌而來,愛因斯坦也因此不得不離開柏林遠走他鄉(xiāng)。在這一點上,居里夫人與愛因斯坦似乎是相同的,他們都是身處異鄉(xiāng)的科學工作者,都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努力為人類的科學事業(y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杰出貢獻。在《名人的真實故事系列叢書:居里夫人 愛因斯坦》中,我們選取了這兩位科學家作為講述對象,通過他們的人生故事,希望讀者和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