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以來,國家身份仍未最終定形,從最初斯大林式的正統(tǒng)社會主義,到鄧小平建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文化大革命”中的掃除“四舊”到20世紀90年代對傳統(tǒng)文化的推崇,從以第三世界和發(fā)展中國家為自豪到當前大國意識的逐漸覺醒,中國的國家身份仍然在不斷探索與調整之中。這種身份沖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對外行為。《中國外交研究叢書·理解中國外交(1949-2009):民族復興進程中的國家身份探求》論述了新中國建國六十年的外交中國家身份的變遷,從國家身份入手來理解中國外交的動力與本質。本書認為,在國家身份與利益的關系中,身份并不是一個終極變量,恰當的邏輯應該是利益建構身份,身份決定行為。知識界被中國外交的不確定性所困惑,致力于探討中國外交變化背后的動力。有的認為是意識形態(tài)決定中國外交,有的認為是對地位的追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