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身份與暴力:命運的幻象

身份與暴力:命運的幻象

身份與暴力:命運的幻象

定 價:¥35.00

作 者: (印)森 著,李風華,陳昌升,袁德良 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政治/軍事 政治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0169507 出版時間: 201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9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世界也許充斥著越來越多的暴力,但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在這部包羅萬象的哲學著作中認為,驅使著這些暴行的,不僅僅是那些不可解脫的仇恨,還有人們的思想混亂。在11歲那年,阿馬蒂亞·森生平第一次親歷了殺戮。20世紀40年代在印度突然爆發(fā)的印度教徒—穆斯林騷亂的雙方都受到了別人的有意挑唆。這場騷亂中的絕大多數(shù)受害者——包括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都是同屬一個階級的勞動人民。而應當對這場血腥屠殺負責的,只有宗教身份這種單一劃分的觀念。在這本新作中,森指出,與過去一樣,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的沖突與暴力都受這種單一身份的幻象影響。顯然,越來越多的人們根據(jù)宗教立場(或者“文化”或“文明”)來劃分世界,而忽略人們看待自身的其他方式——諸如階級、性別、職業(yè)、語言、文學、科學、音樂、道德或政治立場,并且否定了合理選擇的現(xiàn)實可能性。一旦根據(jù)這種觀點來界定不同人之間的良好關系,人類就被嚴重地壓縮并置于“小盒”之中。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身份與暴力:命運的幻象》中,森顛覆了那種慣用的概念,諸如“整個中東”或“西方思想”。通過對文化多元主義、恐怖主義和全球化的精辟分析,他得出了結論,我們應當更為清晰地理解人類自由,并成為全球公民社會中富有建設性的公共表達者。森證明,盡管最近世界陷入了戰(zhàn)爭循環(huán),但只要我們堅持這一理念,這個世界也同樣能夠穩(wěn)定地邁向和平。

作者簡介

  阿馬蒂亞·森(AmartyaSen),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森1933年生于印度,現(xiàn)在仍然保留印度國籍。1953年森在印度完成大學學業(yè)后赴劍橋大學就讀,1959年取得博士學位。森曾執(zhí)教于倫敦經濟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現(xiàn)任劍橋大學三學院院長。森的突出貢獻表現(xiàn)在五個領域內,分別是:社會選擇理論、個人自由與帕累托最優(yōu)的關系、福利和貧困指數(shù)衡量、饑荒問題與權利分配不均的關系以及道德哲學問題。森的學術思想繼承了從亞里士多德到亞當·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遺產。他深切關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難的人們,被譽為“經濟學良心的肩負者”、“窮人的經濟學家”。森的思想已經產生了重大影響,聯(lián)合國發(fā)布的《人類發(fā)展報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論框架設計的。197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思·阿羅認為,“在社會選擇、福利經濟學基礎理論、更廣泛的分配倫理學以及與這些領域相關的測量問題上,森是一位無可懷疑的大師。”

圖書目錄

第1章 幻象的暴力對相互競爭的社會聯(lián)系的認可約束與自由說服他人對選擇與責任的否定文明的禁閉超越宗教穆斯林與知識的多樣性混亂之焰 第2章 理解身份認同身份無關論與理性的白癡多重關系與社會環(huán)境對立身份與非對立身份選擇與約束社區(qū)身份與選擇的可能性優(yōu)先性與理性 第3章 文明的界限單一視野與貌似深刻文明解釋的兩個困難論把印度視為印度教文明論所謂西方價值觀的獨特性民主的全球根基西方科學與全球歷史拙劣的概括與模糊的歷史 第4章 宗教聯(lián)系與穆斯林歷史宗教身份和文化多樣性穆斯林寬容和多樣性非宗教性考慮和多樣化的優(yōu)先性數(shù)學、科學和知識的歷史多重身份和當代政治反對恐怖主義與認識身份恐怖主義與宗教穆斯林身份的多樣性 第5章 西方與反西方殖民化思想的辯證法亞洲價值觀與一些更小的主題殖民主義和非洲原教旨主義和西方中心性 第6章 文化與束縛虛構的真理和實際的政策韓國與加納日本的經歷和公共政策寬廣視野中的文化……第7章 全球化與抗議第8章 多元文化主義與自由第9章 思考的自由注釋人名索引主題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