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1章 Photoshop基礎知識\t1
1.1 Photoshop的功能與作用\t1
1.1.1 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和作用\t1
1.1.2 Photoshop CS6的新增功能\t3
1.2 Photoshop CS6的工作界面\t13
1.3 典型實例——調整工作界面亮度\t16
1.4 本章小結\t17
1.5 習題\t17
1.5.1 填空題\t17
1.5.2 選擇題\t17
1.5.3 簡答題\t18
1.5.4 上機實踐\t18
第2章 圖像的基本操作\t19
2.1 計算機中的圖像\t19
2.1.1 位圖\t19
2.1.2 矢量圖\t20
2.1.3 像素與分辨率\t21
2.1.4 顏色模式\t21
2.1.5 顏色深度\t22
2.2 新建和打開圖像文件\t23
2.2.1 新建圖像\t23
2.2.2 打開已有的圖像文件\t25
2.3 查看圖像\t27
2.3.1 更改屏幕模式\t27
2.3.2 使用“導航器”面板更改圖片視圖\t28
2.3.3 查看圖像的其他區(qū)域\t29
2.4 畫布的使用\t29
2.4.1 更改畫布大小\t29
2.4.2 旋轉畫布\t30
2.6 保存圖像\t31
2.6.1 常規(guī)保存\t31
2.6.2 保存圖像的副本\t32
2.6.3 存儲為Web所用格式\t32
2.7 典型實例——另存圖像\t33
2.8 本章小結\t35
2.9 習題\t35
2.9.1 填空題\t35
2.9.2 選擇題\t36
2.9.3 簡答題\t36
2.9.4 上機實踐\t36
第3章 選擇圖像區(qū)域\t37
3.1 選區(qū)的基本操作\t37
3.1.1 關于選區(qū)\t37
3.1.2 選擇圖像區(qū)域\t38
3.1.3 反選\t39
3.1.4 取消選擇與重新選擇\t40
3.1.5 移動和復制選區(qū)\t40
3.1.6 隱藏與顯示選區(qū)\t43
3.2 套索工具的使用\t43
3.2.1 套索工具\t43
3.2.2 多邊形套索工具\t43
3.2.3 磁性套索工具\t44
3.3 魔棒工具和快速選擇工具的使用\t44
3.3.1 魔棒工具\t44
3.3.2 快速選擇工具\t46
3.4 使用“色彩范圍”命令選擇區(qū)域\t46
3.5 調整選區(qū)邊緣\t48
3.5.1 選擇視圖模式\t48
3.5.2 柔化選區(qū)邊緣\t50
3.5.3 從選區(qū)中移動邊緣像素\t50
3.6 編輯選區(qū)\t51
3.6.1 創(chuàng)建邊界選區(qū)\t51
3.6.2 擴展與收縮選區(qū)\t52
3.6.3 擴大選取與選取相似\t52
3.6.4 平滑選區(qū)邊緣\t53
3.6.5 存儲選區(qū)\t53
3.6.6 載入選區(qū)\t54
3.7 典型實例——摳圖\t55
3.8 本章小結\t56
3.9 習題\t57
3.9.1 填空題\t57
3.9.2 選擇題\t57
3.9.3 簡答題\t58
3.9.4 上機實踐\t58
第4章 圖像的變換與變形\t59
4.1 關于圖像的變換與變形\t59
4.1.1 關于變換\t59
4.1.2 選擇要變換的項目\t60
4.1.3 設置和移動變換的參考點\t62
4.2 圖像變形\t62
4.2.1 縮放\t62
4.2.2 旋轉\t64
4.2.3 翻轉\t65
4.2.4 斜切\(zhòng)t65
4.2.5 扭曲\t67
4.2.6 變形\t67
4.2.7 操控變形\t70
4.3 圖像變換\t71
4.3.1 透視變換\t71
4.3.2 自由變換\t72
4.4 內容識別縮放\t73
4.4.1 縮放圖像時保留可視內容\t73
4.4.2 指定在縮放時要保護的內容\t75
4.5 典型實例——可愛雙胞胎\t76
4.6 本章小結\t79
4.7 習題\t79
4.7.1 填空題\t79
4.7.2 選擇題\t79
4.7.3 簡答題\t80
4.7.4 上機實踐\t80
第5章 使用圖層\t81
5.1 圖層的概念\t81
5.1.1 圖層的原理\t82
5.1.2 圖層的類型\t82
5.1.3 圖層面板\t83
5.2 創(chuàng)建圖層\t83
5.2.1 創(chuàng)建普通圖層\t83
5.2.2 使用其他圖層中的效果創(chuàng)建圖層\t84
5.2.3 將選區(qū)轉換為新圖層\t84
5.2.4 轉換背景圖層和普通圖層\t85
5.3 編輯圖層\t86
5.3.1 選擇圖層\t86
5.3.2 復制圖層\t87
5.3.3 鏈接圖層\t88
5.3.4 更改圖層的名稱和顏色\t89
5.3.5 鎖定圖層\t90
5.3.6 刪除圖層\t91
5.3.7 顯示與隱藏圖層\t91
5.3.8 柵格化圖層內容\t92
5.4 排列圖層\t92
5.4.1 調整圖層的堆疊順序\t92
5.4.2 對齊圖層\t92
5.4.3 分布圖層\t94
5.4.4 將圖層與選區(qū)對齊\t94
5.5 合并圖層\t96
5.5.1 合并兩個圖層\t96
5.5.2 向下合并圖層\t97
5.5.3 合并可見圖層\t97
5.5.4 拼合圖像\t97
5.6 蓋印圖層\t97
5.6.1 蓋印多個圖層或鏈接圖層\t97
5.6.2 蓋印所有可見圖層\t97
5.7 用圖層組管理圖層\t98
5.7.1 創(chuàng)建圖層組\t98
5.7.2 將圖層移入/移出圖層組\t98
5.7.3 取消圖層組\t98
5.8 混合模式\t99
5.8.1 圖層混合模式的設定方法\t99
5.8.2 混合模式的效果\t99
5.9 典型實例——花寶寶\t101
5.10 本章小結\t104
5.11 習題\t105
5.11.1 填空題\t105
5.11.2 選擇題\t105
5.11.3 簡答題\t106
5.11.4 上機實踐\t106
第6章 智能對象\t107
6.1 創(chuàng)建智能對象\t107
6.1.1 智能對象的概念\t107
6.1.2 創(chuàng)建智能對象\t108
6.2 編輯智能對象\t111
6.2.1 編輯智能對象的內容\t111
6.2.2 替換智能對象的內容\t113
6.2.3 復制智能對象\t113
6.3 將智能對象轉換為普通圖層\t114
6.4 典型實例——四葉草\t115
6.5 本章小結\t117
6.6 習題\t118
6.6.1 填空題\t118
6.6.2 選擇題\t118
6.6.3 簡答題\t118
6.6.4 上機實踐\t118
第7章 在Photoshop中繪圖\t119
7.1 Photoshop中的繪圖模式\t119
7.2 繪制及編輯形狀\t120
7.2.1 繪制形狀\t120
7.2.2 設置形狀屬性\t121
7.2.3 形狀繪制方式\t123
7.2.4 拼合形狀\t125
7.2.5 自定義形狀\t127
7.3 創(chuàng)建柵格化形狀\t128
7.4 路徑與錨點\t129
7.4.1 繪制路徑\t129
7.4.2 認識錨點\t129
7.4.3 調整路徑\t129
7.4.4 添加或刪除錨點\t130
7.4.5 轉換平滑點和角點\t131
7.5 使用鋼筆工具繪圖\t131
7.5.1 繪制直線\t131
7.5.2 繪制曲線\t132
7.5.3 創(chuàng)建自定義形狀\t133
7.5.4 使用自由鋼筆工具\t135
7.5.5 磁性鋼筆工具的使用\t136
7.6 使用鉛筆工具繪圖\t138
7.7 擦除圖像\t139
7.7.1 橡皮擦工具的使用\t139
7.7.2 背景橡皮擦工具的使用\t140
7.7.3 魔術橡皮擦工具的使用\t142
7.8 典型實例——酣睡的蜂\t143
7.9 本章小結\t145
7.10 習題\t145
7.10.1 填空題\t145
7.10.2 選擇題\t145
7.10.3 簡答題\t146
7.10.4 上機實踐\t146
第8章 使用文本\t147
8.1 Photoshop中的文本\t147
8.1.1 認識Photoshop中的文本工具\t147
8.1.2 文本“選項”工具欄\t148
8.2 創(chuàng)建文本\t148
8.2.1 創(chuàng)建點文本\t149
8.2.2 創(chuàng)建段落文本\t149
8.2.3 點文本與段落文本的相互轉換\t151
8.2.4 添加占位文本\t152
8.2.5 創(chuàng)建路徑文本\t152
8.3 文字的格式化\t153
8.3.1 選擇字符\t153
8.3.2 認識“字符”面板\t154
8.3.3 格式化字符\t154
8.3.4 設置行距與字距\t156
8.3.5 格式化段落\t157
8.4 為文本設置特殊效果\t160
8.4.1 創(chuàng)建變形文本\t160
8.4.2 為文本添加投影\t161
8.4.3 用圖像填充文字\t162
8.5 創(chuàng)建文字形狀\t163
8.5.1 創(chuàng)建文字選區(qū)邊界\t163
8.5.2 將字符轉換為工作路徑\t163
8.5.3 將文字轉換為形狀\t164
8.6 典型實例——秋意\t164
8.7 本章小結\t167
8.8 習題\t167
8.8.1 填空題\t167
8.8.2 選擇題\t167
8.8.3 簡答題\t168
8.8.4 上機實踐\t168
第9章 使用顏色\t169
9.1 關于顏色\t169
9.1.1 原色和色輪\t169
9.1.2 顏色模型、色彩空間和顏色模式\t170
9.1.3 色相、飽合度和亮度\t171
9.2 設置顏色\t171
9.1.1 前景色與背景色\t171
9.2.2 用拾色器設置顏色\t172
9.2.3 用吸管工具拾取顏色\t173
9.2.4 用“顏色”面板調整顏色\t173
9.2.5 用“色板”面板設置顏色\t174
9.3 設置漸變色\t174
9.3.1 漸變色的種類\t175
9.3.2 漸變工具的使用\t17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