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延武(1865—1904),近代詞人。字道希,號云閣,一作蕓閣,又號薌德,又號羅雷山入,晚號純常子,江西萍鄉(xiāng)人。光緒八年(1882)舉人。光緒十六年(1890)進士,授編修之職。曾贊助維新變法,與康有為、梁啟超組織過強學會。后因涉及宮廷斗爭,被人陷害,革職回鄉(xiāng)。戊戌變法失敗后,逃亡日本兩年,深受日本學者推崇。歸國后潦倒不堪,以佛學自遣,同時從事著述。博通經史,融各派學術,被稱為雜家。工駢體文,尤長于填詞,多憂時傷政,詞風雄健豪放,于清代浙西、常州兩詞派之外,獨樹一幟。論詩不主唐、宋,時有新意。被朱祖謀推許為“拔戟異軍成特起”,“兀傲故難雙”。有《文道希先生遺詩》、《云起軒詞》、《純常子枝語》、《聞塵偶記》問世。蘇曼殊(1884—1918),近代文學家。名戩,字子谷,后更名玄瑛,出家后法號曼殊,廣東香山人。曾留學日本,加入革命團體青年會。后削發(fā)為僧,浪跡各地。擅詩文繪畫,兼通英、法、日、梵諸文。參加南社,成為南社重要詩人。詩作以描寫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為主。著有《斷鴻零雁記》、《碎簪記》等。又曾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發(fā)表《慘世界》14回(譯自雨果《悲慘世界》)。作品輯為《蘇曼殊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