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
1.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ONLINE USE OF DATABASES IN TAIWAN
2.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 FORMATS
3.ON-LINE PUBuC ACCESS CATALOG DISPLAY FORMATS
4.WEBNET CIRCULATION SYSTEM:AN EARLY USE STUDY
5.NON-BIBLIOGRAPHIC DATABASES
6.CHINESE MARC FORMAT AND BIBLIOCRAPHIC DATABASES
7.CHINESE MARC FORMAT FOR BOOKS
8.CHINESE MARC:ITS PRESENT STATUS AND FLITURE DEVELOPMENT
9.US MARC 21社區(qū)資訊機讀格式
10.圖書館資訊素養(yǎng)之培養(yǎng)方針與評量指標
11.臺灣圖書資訊學術語詞匯之參考資料
12.資訊素養(yǎng)的意義、內涵與演變
13.海峽兩岸圖書資訊相關國家標準現(xiàn)況之研究
14.從VANNEVAR BLISH“AS WE MAY THINK”談資訊科學與技術之演進與發(fā)展
15.資訊巨人VANNEVAR BUSH(1890—1974)
16.臺灣圖書館相關“國家標準”
17.臺灣與美加地區(qū)圖書資訊學資訊科學課程之研究
18.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課程革新之探討
19.評析“國立大學”校院圖書館自動化系統(tǒng)線上公用目錄功能與介面特性
20.EDI與圖書館應用
21.大學圖書館資訊倫理認知與問題之研究
22.臺灣地區(qū)“國立大學”校院圖書館自動化之經驗與問題研究
23.“建構資訊高速公路圖書館應扮演的角色”研討會紀要
24.資訊網路時代臺灣地區(qū)圖書資訊服務的新方向
25.圖書館學教師研究趨勢及資訊需求
26.我對改進圖書資訊學教育的淺見
27.美國書目計量學博士論文評析
28.“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
29.圖書館自動化系統(tǒng)線上目錄及其顯示格式之研究
30.臺灣科技資訊網路
31.加值與圖書館作業(yè)
32.資訊與電腦
33.圖書館自動化座談會紀錄
34.臺灣圖書館自動化資訊系統(tǒng)發(fā)展之探討
35.圖書館業(yè)務自動化基本注意事項
36.學術研究圖書館館員對圖書館作業(yè)自動化認識與態(tài)度
37.第四十七屆國際圖書館協(xié)會聯(lián)盟年會紀實
38.“教育部”和本系新修訂之圖書館學系必修課程
39.美國資訊科學學會
40.資料庫與線上檢索服務
41.技術報告的分析
42.資訊科學課程:四年來發(fā)展報告
43.資訊科學概論
44.泛論資訊科學
45.中美科學資料運用發(fā)展研討會
46.簡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資料及儀器中心
47.美國報導科學
48.中文圖書機讀編目格式研訂工作報告
49.ERIC索引典與索引典之結構
50.LIBRARY NETWORKS
51.INTRODUCTION TO LIBRARY ALJTOMATION
52.PRESENT STATUS OF LIBRARY&INFORMATlON SCIENCE EDUCATION IN
TAIWAN AREA
53.圖書館自動化概論
54.PLANNING ANINTEGRATED LIBRAR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THE
TATWAN EXPERIENCE
55.專題演講:NII對圖書館事業(yè)的沖擊(題綱)
56.海峽兩岸第四屆圖書資訊學術研討會紀要
57.圖書資訊學教育西文書目(1991—1997年)
58.臺灣地區(qū)圖書館自動化人才之教育與訓練
59.E時代圖書館自動化、網路化之注意事項
60.《資訊科學先驅》序言
傳記及訪談
61.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LANDMARK,MILLENNIUM
TWENTY-EIGHTH EDITION PUBLICATION:MARCH/APRIL 2000
62.德竹論
63.實事求是,開朗豁達
64.李德竹:臺灣資訊科學教育的領導者
65.本會李德竹教授為資訊科學專家,親自主持“中文機讀編目格式”小組
66.談圖書館發(fā)展趨勢
書評
67.INTRODUCTION TO AUTOMATION FOR LIBRARIANS
68.EDITOR:SHIRLEY HAVENS
69.“圖書館學暨資訊科學常用字匯”評介
70.評介“重要科技文獻指南”第一輯
附錄:李德竹教授主要著作目錄及學術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