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權力斗爭視角中的民進黨及其結構變遷
第一節(jié) 黨外勢力及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權力斗爭
1 權力斗爭視角下的族群問題
2 政治資源爭奪語境下的族群動員策略
3 權力本位思維下的施政及影響
第二節(jié) 民進黨內的權力斗爭和世代交替
1 組黨后的權力斗爭及其變化
2 權力斗爭視角下的論述變化與世代交替
第一章 黨外時期的政治斗爭及對權力結構的影響
第一節(jié) 臺灣社會結構變遷與早期黨外運動
1 威權統(tǒng)治下的社會結構變遷
2 政治資源分配結構的緩慢變遷
第二節(jié) 黨外勢力的發(fā)展與政治斗爭的激化
1 70年代黨外運動及其特征
2 “美麗島事件”及其影響
第三節(jié) 黨外勢力發(fā)展及其引發(fā)的權力結構改變
1 參與擴大與黨外勢力擴張
2 柔性威權主義
3 黨外勢力內部的路線分歧與權力斗爭
第四節(jié) 民進黨成立
1 街頭運動是民進黨權力斗爭的重要形式
2 黨外組織化程度加強
第二章 民進黨成立后的權力斗爭與世代交替
第一節(jié) 民進黨組織結構的完善與權力分配機制的建立
1 民進黨的“外造結構”
2 內部權力分配機制
3 派系共治成為主流資源分配模式
第二節(jié) 民進黨第一次世代交替
1 組黨初期的派系演變
2 民進黨上臺前權力斗爭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jié) 與權力爭奪交織的“臺獨”路線變遷
1 “臺獨”路線的變遷
2 路線斗爭及“臺獨”轉型
第四節(jié) 李登輝與民進黨的利益交換
1 李登輝通過弱化國民黨鞏固權力
2 李登輝與民進黨相互利用
第三章 民進黨上臺后的權力結構變遷
第一節(jié) 陳水扁的權力集中
1 民進黨上臺后的“執(zhí)政實習”
2 陳水扁個人地位的強化
第二節(jié) 執(zhí)政時期陳水扁決策系統(tǒng)及幕僚群
1 陳水扁的基本決策結構
2 陳水扁與幕僚的關系特征
第三節(jié) 權力平衡與“去派系化”
1 以陳水扁為中心的權力平衡游戲
2 派系解散及其影響
第四章 民進黨執(zhí)政后的發(fā)展困境
第一節(jié) “臺獨”路線對民進黨的束縛
1 “臺獨”路線的推進路徑
2 “臺獨”路線面臨的結構性矛盾
3 民進黨遲遲無法進行適應性轉型
第二節(jié) 民進黨執(zhí)政后出現(xiàn)的價值危機
1 基本價值的異化
2 “本土”論述的鈍化
第三節(jié) 橫遭沖擊的世代交替
1 民進黨“新世代”的育成軌跡
2 民進黨“新世代”的基本特征
3 望穿秋水難接班
第五章 后“扁”時代的權力斗爭與世代交替
第一節(jié) 民進黨下臺后的權力格局
1 “律師世代”的整體衰落
2 民進黨下臺后的權力格局調整
3 對陳水扁的“柔性切割”
4 蔡英文成為黨內共主
第二節(jié) 民進黨的資源分配結構變化及價值重建
1 民進黨下臺后的提名方式調整
2 民進黨下臺后的派系重組
3 動員模式變化:重回社會運動?
4 民進黨的價值重建
第三節(jié) 民進黨的世代交替
1 2012年選舉“天王”依然活躍
2 民進黨世代交替的新特征
3 世代交替與民進黨的未來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民進黨的派系特征變遷及對權力結構的影響
1 臺灣政治中的“恩庇—侍從”結構
2 民進黨的派系發(fā)展:從“合作型”到“侍從型”
3 民進黨“侍從型派系”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