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 當代美學向審美文化研究的轉型意味著什么
二 中國審美文化民族性問題研究反思
三 現(xiàn)代人類學思維范式
(一)人類學的“古典”形態(tài)
(二)人類學由“古典”向“現(xiàn)代”的過渡形態(tài)
(三)人類學的“現(xiàn)代”形態(tài)
四 審美文化民族性問題的凸顯
五 學術目標、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國審美文化的“民族精神”
一 持中致和的審美范型
(一)以“和”為美
(二)“中和”與“調和”
(三)“持中致和”:中國的和諧美理念
二 緣情尚意的藝術觀念
三 守雌致柔的美學理想
四 講人倫重世俗的文化風尚
五 主內省尚體悟的思維方式
(一)內省型思維方式
(二)體悟型思維方式
第二章 中國審美文化的人格氣質
一 陰柔理想與偏于女性化的文化氣質
二 中和范型與女性化的大腦運作方式
三 以“情”為美與女性的心理功能特征
四 世俗審美精神與女性的人間化情懷
五 內省體悟思維與女性的直覺認知方式
第三章 中國的母性崇拜文化情結
一 問題的一個核心切入點
二 “母性崇拜”與“父性崇拜”
三 從歷史演化進程中追根溯源
(一)“兩種生產”的理論解析
(二)歷史演化的另一種形式
(三)中國早期社會進化的獨特性
第四章 歷史敘事中的“母性”人格
一 宮廷中的“母性”人格敘事
(一)神圣人母
(二)人間母性
(三)女性干政
(四)則天稱帝
二 歷史中的“母性崇拜”禮俗
(一)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
(二)祀高襟
(三)先蠶儀禮
(四)遼再生禮
第五章 想象世界中的母性形象
一 文學形態(tài)中的母親形象
(一)現(xiàn)實層面對母親養(yǎng)育之恩的贊美與謳歌
(二)潛意識中對母性權威的認同與崇拜
(三)普泛化的對母性人格的崇敬與追求
(四)“母性崇拜”情結對敘事風格的影響
二 神話傳說中的母神崇拜
……
第六章 父權社會、母性崇拜與中國美學
第七章 審美文化民族性的形成機制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