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戲曲的歷程
戲曲的起源、形成和發(fā)展
昆劇的形成及其特點
清代戲曲及京劇的崛起
第二講 京劇概論
京劇的形成
京劇的基本特征
四種基本形式
四大行當
三種舞臺造型
第三講 京劇的劇目與流派
按表演形式分類
按行當分類
其他分類
京劇的流派
第四講 京劇的特性與代表戲
歷史性和歷史戲
政治性和政治戲
倫理性與倫理戲
情感性與愛情戲
科學性與心理戲
文學性與戲的文學色彩
其他兩類典型戲劇
第五講 京劇與審美心理學
視覺審美
聽覺審美
思維與審美
美感產生原理
情感與審美
個性與審美
第六講 戲曲大師的審美觀
李漁與《閑情偶寄》
湯顯祖與沈璟的爭論
齊如山的戲曲理論與實踐
蓋叫天的表演理論與實踐
第七講 關漢卿研究
關漢卿戲曲創(chuàng)作特點
關漢卿作品賞析
第八講 梅派及梅蘭芳研究
戲曲的審美與形相的直覺
戲劇的綜合表演與完形心理學
戲曲的程式化與心理距離
戲曲心理學的幾個問題
第九講 程派及程硯秋研究
獨成一派的程氏唱腔
程氏悲劇
多番“取經”
第十講 麒派及周信芳研究
麒派戲曲四觀
麒派的形成和發(fā)展
麒派的三大藝術魅力
麒派的兩大藝術特點
京派與海派的爭與合
第十一講 荀派及荀慧生研究
戲劇中幾類女性的心理特點
大家丫鬟——《西廂記》里的紅娘
小家碧玉——《梅龍鎮(zhèn)》里的李鳳姐
第十二講 《群英會》賞析
群英聚會
蔣干偷信
曹操上當
草船借箭
蔣干犯傻
周瑜打黃蓋
孔明借風
問題和啟示
第十三講 《貴妃醉酒》賞析
不同心理類型者欣賞《貴妃醉酒》
《貴妃醉酒》的矛盾及所隱喻的問題
梅蘭芳對《貴妃醉酒》的四大改革
第十四講 《打漁殺家》賞析
劇情沖突環(huán)環(huán)相扣
心理刻畫細膩動人
節(jié)奏把握起伏分明
絕妙的丑角念白
《打漁殺家》中的唱
第十五講 《失·空·斬》賞析
《失街亭》——錯誤的軍事部署
《空城計》——兩個老人的心理暗戰(zhàn)
《斬馬謖》——揮淚嚴軍紀
問題和啟示
第十六講 《玉堂春》賞析
《女起解》——悲劇的喜劇化表演
《三堂會審》——豐富的人物心理活動
問題和啟示
第十七講 《四郎探母》賞析
四郎思母
親情大于敵情
探望親人
朝廷與家庭
瑜中之瑕
第十八講 《四進士》賞析
巧合與必然的劇情脈絡
復雜鮮明的人物性格
唇槍舌劍、步步緊逼的念白
問題和啟示
第十九講 《赤桑鎮(zhèn)》賞析
“嫂娘”的憤怒
包公的痛心
情與理的沖突
唱念的藝術特色和力量
問題和啟示
第二十講 《盤絲洞》賞析
在表演藝術方面的創(chuàng)新
在豐富劇情方面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