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在明清兩代是“民秀而文、歷出聞人”、“代有學者”之地,特別是有清三百年,更是聲聞四方。作為桐城第一大姓的方氏,其家族門望之隆被梁實秋譽為僅次于曲阜孔氏。桐城方氏分桂林方、獵戶方和會官方三宗,淵源各具,而桂林方則是最為發(fā)達的一宗。清代方苞創(chuàng)立的桐城文派,迄民國而流風不熄,更是中國散文史上的重頭章節(jié)?!段氖氛搮玻好髑逋┏枪鹆址绞霞易寮捌湓姼柩芯俊繁闶亲髡咴诓┦空撐牡幕A上修訂而成的。我覺得豪飛將這三條線索總體理得是清晰的。他將其家族的興盛、家族成員在明清易代之際的個人選擇,特別是順治丁酉江南科場案及《南山集》案對方氏家族政治命運的影響,做了精心的梳理。在這種政治、社會背景之下,再切入對方氏家族諸成員如方孟式、方維儀、方文、方世舉、方貞觀等人詩歌的解讀,顯然要更具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