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選題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1.2.1 選題的理論意義 1.2.2 選題的實踐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房價形成與變動的研究概況 1.3.2 房價與財富轉移的研究概況 1.3.3 稅收調控的依據研究概況 1.3.4 稅收調控傳導機制的研究概況 1.4 主要研究方法 1.4.1 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 1.4.2 微觀分析與宏觀分析相結合 1.4.3 靜態(tài)分析與動態(tài)分析相結合 1.4.4 比較分析方法 1.5 研究思路與分析框架 1.6 本書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2 房地產稅收調控的理論依據 2.1 依據一:彌補房地產市場失靈 2.1.1 信息不對稱 2.1.2 壟斷 2.1.3 外部效應 2.1.4 房地產投機 2.1.5 貧富差距拉大 2.2 依據二:稅收非中性 2.2.1 稅收中性的相對性 2.2.2 稅收中性與稅收調控 2.3 依據三:稅收調控不可替代性 2.3.1 房地產調控政策種類 2.3.2 市場發(fā)展與稅收調控密不可分 本章小結3 中外房地產稅收調控實踐 3.1 國外房地產稅收調控實踐 3.1.1 國外不動產稅收制度 3.1.2 國外房地產稅收調控政策 3.1.3 國外房地產稅收制度與調控的啟示 3.2 我國房地產稅收調控實踐 3.2.1 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 3.2.2 我國不動產稅收調控政策 3.2.3 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與政策的討論 本章小結4 稅收調控的傳導機制 4.1 局部均衡分析 4.1.1 完全競爭下的規(guī)律 4.1.2 不完全競爭下的規(guī)律 4.1.3 稅收資本化 4.1.4 實證分析 4.1.5 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 4.2 一般均衡分析 4.2.1 稅收等價原理 4.2.2 哈伯格模型 4.2.3 放寬假設條件 4.2.4 實證分析 4.2.5 一般均衡分析的局限性 4.3 動態(tài)一般均衡分析 4.3.1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4.3.2 一般生命周期模型 4.3.3 生命周期代際模型 4.3.4 動態(tài)一般均衡模型的局限性 本章小結5 稅收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分析 5.1 稅收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理論分析 5.1.1 局部均衡下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 5.1.2 一般均衡下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 5.1.3 動態(tài)一般均衡下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 5.2 稅收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實證分析 5.2.1 全國范圍內的分析 5.2.2 不同區(qū)域間的分析 5.2.3 保有環(huán)節(jié)對房地產價格影響分析 5.2.4 一般均衡下對房地產價格影響分析 本章小結6 房地產稅收對貧富差距的影響分析 6.1 房地產財產稅對貧富差距的影響:理論分析 6.1.1 房地產財產稅:是否具有累進性 6.1.2 房地產增值收益歸誰 6.1.3 收入差距、稅率與經濟增長 6.2 房地產稅收對貧富差距的影響:實證分析 6.2.1 房地產增值與居民收入差距 6.2.2 中國庫茲涅茨倒u曲線 本章小結7 完善我國房地產稅收調控的思考 7.1 正確處理稅收與房地產市場的關系 7.1.1 我國房地產市場現狀與預測 7.1.2 找準房地產稅收調控點 7.2 完善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思考 7.2.1 完善稅收制度的總體設想 7.2.2 流轉環(huán)節(jié)稅收制度的完善 7.2.3 保有環(huán)節(jié)稅收制度的完善 7.3 完善我國房地產稅收政策的思考 7.3.1 流轉環(huán)節(jié)稅收政策的完善 7.3.2 保有環(huán)節(jié)稅收政策的完善 本章小結8 我國物業(yè)稅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 8.1 物業(yè)稅的特性與功能 8.1.1 物業(yè)稅的特性 8.1.2 物業(yè)稅的功能 8.2 物業(yè)稅的制度要素 8.2.1 納稅人 8.2.2 課稅對象 8.2.3 計稅依據 8.2.4 稅率 8.2.5 稅收優(yōu)惠 8.2.6 征收繳納 8.3 物業(yè)稅的改革難點 8.3.1 土地出讓金改革 8.3.2 相關稅種改革 8.3.3 土地出讓金與相關稅種的協(xié)調 8.3.4 稅收征管 本章小結參考文獻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