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nóng)業(yè)科學農(nóng)業(yè)基礎科學中國旱澇的機理分析和長期預報技術研究

中國旱澇的機理分析和長期預報技術研究

中國旱澇的機理分析和長期預報技術研究

定 價:¥46.00

作 者: 陳菊英 著
出版社: 氣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天文學地球科學 地球科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2950750 出版時間: 2010-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旱澇的機理分析和長期預報技術研究》介紹了中國汛期八大雨型的客觀劃分方法及其各類雨型的空間分布特征和年際變化規(guī)律,揭示了八類雨型的大尺度環(huán)流背景、氣溫背景、天文背景和八大雨型對E1Nino年和LaNina年的響應關系與各種交叉學科前兆預報物理因子;同時也研究并揭示了長江流域梅雨的氣候特征,特別是研究和揭示了1980年代一1990年代的烏拉爾山阻塞高壓及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逐日變化對長江七個大洪水年強降水過程的影響機理和陸地區(qū)域與區(qū)域之間的熱力差異對中國汛期雨型和區(qū)域夏季風雨的影響機理。書中不但分析和闡述了中國華南、江南、臺灣等25個分區(qū)的1951—2009年期間的年降水量、汛期(5—9月)降水量和主汛期(6—8月)降水量的年際變化特征,而且通過十多個預報物理模型實際案例詳細介紹了中國汛期雨型、區(qū)域性降水和旱澇及其雨季早晚的預報物理模型的研制技術。

作者簡介

  陳菊英,研究員,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原武進縣)新橋鎮(zhèn)陳家塘人,1949年進入修善寺中心小學學習,1954年考人馬鞍橋初級中學,1957年初中畢業(yè)考人常州市方輝女高中,1958年轉(zhuǎn)到常州市四中高中部走讀,1960年高中畢業(yè)考入南京大學氣象系高層大氣物理專業(yè)(1964年該專業(yè)全部改為氣候?qū)I(yè)),1965年7月大學本科畢業(yè),同年8月被分配到原中央氣象局中央氣象臺長期預報組工作了23年,曾任長期預報組副組長,負責預報服務和科研。1989年到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工作至今,一直從事異常氣候(特別是旱澇)的變化特征、成因和預測預報技術方法及強暴雨過程的機理研究。曾兼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汛期服務專家組負責人和中國氣象局‘重大天氣氣候過程聯(lián)合服務專家組’專家和副組長、中國科協(xié)第一屆和第二屆《減輕自然災害白皮書專家組》專家、山西省和吉林省水文總站的‘洪水預報方法研究’課題和湖北省氣象局‘短期氣候預測方法研究’9.5重中之重課題的技術顧問?,F(xiàn)兼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中國科學家論壇會會員和副理事長、防災科技學院學報編委委員、中國科技成果管理和研究雜志編委委員等。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第1章  中國汛期八類雨型的客觀劃分和變化特征
  1.1 中國汛期八類雨型的客觀劃分
  1.2 中國主汛期八類雨型的空間分布特征
  1.3 中國汛期八類雨型的代表性檢驗
  1.4 中國汛期八類雨型的年際變化特征
  1.5 中國汛期雨型的年代際變化特征
第2章  各類雨型的大尺度環(huán)流背景和機理分析
  2.1 汛期八類雨型的大尺度環(huán)流背景
  2.2 西太平洋副高對中國汛期降水和雨型的影響關系和前兆特征
  2.3 南海副高對中國主汛期降水和雨型的影響和前兆特征
  2.4 中高緯阻高對中國汛期降水的影響和前兆特征
  2.5 長江流域強降水過程對烏高及副高逐日變化的響應關系
  2.6 亞洲極渦面積對中國汛期降水和雨型的影響及其前兆特征
第3章  中國汛期雨型對ENSO的響應關系
  3.1 El Nino事件和La Nina事件的年變化特征
  3.2 El Nino年和La Nina年的定義和劃分
  3.3 中國汛期雨型對El Nino年和La Nina年的響應關系
第4章  區(qū)域間熱力差異對主汛期雨型和旱澇的影響
  4.1 中國主汛期八類雨型的氣溫背景
  4.2 海陸熱力差異和季風定義
  4.3 陸地熱力差異對中國主汛期雨型和區(qū)域夏季風雨的影響
第5章  中國主汛期雨型的天文背景
  5.1 主汛期各類雨型對太陽活動的響應關系
  5.2 主汛期各類雨型對月亮運動的響應關系
  5.3 主汛期各類雨型對太陽活動和月亮運動的綜合響應
第6章  中國降水和各區(qū)域降水的變化特征分析
  6.1 1951—2009年中國降水和旱澇變化特征的統(tǒng)計分析
  6.2 中國降水分區(qū)
  6.3 1951—2009年25個分區(qū)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年際變化特征的統(tǒng)計分析
  6.4 近百年臺灣地區(qū)年降水量年代際和年際變化特征的統(tǒng)計分析
  6.5 中國25個分區(qū)降水的自相關性統(tǒng)計和各區(qū)域降水年際變化特征的對比分析
  6.6 主汛期各個區(qū)域性極端降水事件與全國雨型的對應關系
第7章  中國主汛期雨型和區(qū)域旱澇的長期預報技術研究
  7.1 全球和中國氣溫的變化特征及其主因簡析
  7.2 中國主汛期雨型對前期太平洋海溫和中國陸地氣溫的綜合響應關系
  7.3 中國主汛期雨型對前期陸地氣溫和副高異常特征的綜合響應關系
  7.4 區(qū)域性極端降水事件的可預報技術途徑
  7.5 區(qū)域性旱澇的高分辨預報物理模型的十個案例解析
  7.6 區(qū)域性降水異常和旱澇的國內(nèi)外預報水平
  7.7 2008年北京奧運會天氣的長中短期預測成功及其依據(jù)的剖析——驗證了物理統(tǒng)計方法對特定地區(qū)特定日期天氣的可預報性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