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價值沖突(以古代朝鮮和日本的儒家文化比較為中心)》從文本層面和價值層面入手,對古代朝鮮和日本儒學的價值沖突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和理論闡述。東亞儒學文化圈主要由中國、日本、韓國構成,儒學的典型形態(tài)即為這三國的儒家文化形態(tài)。中國作為儒家文化的原創(chuàng)國,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日本和韓國作為接受儒家文化的子文化,又恰好將儒學的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各自做了極大的發(fā)揮,從而將儒學內在的各種文本功能在不同的文化主體中做出了現實的不同詮釋。而兩國儒學的這種相異,主要源自兩國不同主體所做出的不同的價值選擇:如果說日本更多地崇尚技術文化而追求具體實力的提高,那么,朝鮮則偏重精神理念而追求普遍的個體人格的完成。由此,兩國走出了以武士道和兩班文化為各自特色的不同的文化發(fā)展道路?!稏|亞儒家文化圈的價值沖突(以古代朝鮮和日本的儒家文化比較為中心)》的作者是潘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