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zhàn)結束后,東亞國際關系中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是中國的迅速崛起和美國的霸權護持。在此背景下,美國主導的雙邊同盟體系與中國倡導的多邊合作體系處于并存和較量時期,體現(xiàn)了東亞國際體系的二元結構特征。如何解釋兩種體系的兼容共存以及如何實現(xiàn)兼容共存?《構筑東亞未來:中美制度均勢與東亞體系轉型》將分析并回答上述兩個緊密關聯(lián)的重要問題。在理論上,筆者在比較借鑒主流國際關系理論的基礎上,引入了“制度均勢”理論這一新的理論分析框架。在東亞國際關系實踐中,盡管中國的快速崛起和美國的霸權護持之間形成了某種“戰(zhàn)略性矛盾”,但是中美兩國之間并沒有出現(xiàn)傳統(tǒng)的權力均勢或軍事均勢行為。相反,在中美經濟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和共同參與大量國際機制的背景下,中美兩國都采取了制度均勢行為,并在東亞國際關系中形成了一種制度政治。這就使得多邊合作體系與雙邊同盟體系誰也無法完全取代對方,現(xiàn)實的路徑選擇是二者相互兼容共處。這就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解釋了“兩種體系的兼容共存”。為了進一步回答“如何實現(xiàn)兩種體系的兼容共存”,筆者又在借鑒國際制度互動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兩種體系兼容的“制度嵌套交疊模式”。該模式是基于兩種體系都無法取代另一方這樣一個事實,也是中美兩國在東亞采取制度均勢政策的結果。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中國的實力仍無法與美國抗衡,在國際體系中無法挑戰(zhàn)美國。為了實現(xiàn)中美兩國的和平共處和東亞體系的和平轉型,中國仍需積極實施對美制度均勢戰(zhàn)略,并努力推進中國主張的多邊合作體系和美國主導的雙邊同盟體系在東亞的兼容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