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緒論
一、選題緣起
二、“商會與中國法制近代化”相關研究綜述及質疑
三、基本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商會與中國商人結社法律制度的近代轉型
一、中國古代商人團體與商人結社法律制度
(一)唐宋的行與商人結社法律制度
(二)明清時期的會館、公所與商人結社法律制度
(三)古代商人結社法律制度對商人結社的影響
二、商會與近代商人結社法律制度
(一)商會成立的歷史背景
(二)商會簡明章程:商人結社法律制度的近代轉型
三、近代商會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其變遷
(一)《商會簡明章程》的內容
(二)北洋政府時期商會法的主要內容
(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商會法的主要內容
(四)近代商會法律制度對近代商人結社的影響
四、近代商會法律制度的歷史評價
(一)功利的立法
(二)國家與社會間的沖突和利益平衡
(三)明顯的移植性
第二章 商會與中國近代憲政運動
一、清末憲政思潮的勃興對商人的影響
(一)憲政思想的啟蒙
(二)立憲思潮的興起
(三)近代憲政思想的傳播對商人的影響
二、商會與清末國會請愿
(一)國會請愿風潮與商會的參與
(二)商會參與國會請愿的評價
三、民國初年商會“爭復公權”的努力
(一)民國初年商會“爭復公權”的行動
(二)利益驅動下的專制與民主選擇
四、兩次民治實踐的失敗——商界無法解開的魔咒
(一)八團體國是會議的草草收場
(二)上??偵虝裰挝瘑T會的曇花一現
(三)民治運動領導權的糾葛
第三章 商會與中國近代商事法律制度建設
一、商會與清末民間商法編撰活動
(一)預備立憲公會發(fā)起編撰商法典并聯(lián)絡商會參與的原因分析
(二)商會的作用分析
(三)對《商法調查案理由書》的評價
二、商會與清末民初的民商事習慣調查
(一)商會與清末民商事習慣調查
(二)商會與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
三、商會對民初商事立法的推動
(一)商會在民國元年工商會議上的微弱呼聲
(二)全國商會聯(lián)合會對民初商事立法的積極推動
第四章 商會與中國近代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清末商會理處案件的規(guī)范化
(一)清朝商事糾紛處理機制概述
(二)清末商會理案的規(guī)范化——與傳統(tǒng)民間調解相比
(三)清末商會理案的優(yōu)勢——與官府斷案相比
二、司法體制變革下商會理案性質及權限爭議的考察
(一)商會理案性質的分析
(二)商會與司法部關于商事裁判權爭議的考察
三、民國時期商事公斷處的運作
(一)各地商事公斷處的成立概況
(二)民初商事公斷處與清末商會理案的比較
(三)從商事公斷處公斷書分析民初商事公斷的運作
四、部分地區(qū)商事公斷處辦理案件概況分析
(一)蘇州總商會商事公斷處辦理案件概況
(二)上海總商會商事公斷處辦理案件概況
(三)京師總商會商事公斷處辦理案件概況
(四)云南總商會商事公斷處辦理案件概況
結論
一、國家對社會力量的扶植和培育可以為法制近代化提供必要的社會基礎
二、社會力量的異化會導致法制近代化進程的徘徊和停滯
三、在當代中國法治進程中實現國家和社會的良性互動
征引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