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西山論叢 第一集 第二集(…
02宮觀儀范
03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廣州…
04云居真如叢書虛云長老一誠…
05廣州基督教中國化名師講壇…
06全球化時代宗教沖突的地區(qū)…
07華嚴學與現(xiàn)代新儒學
08清代民國道教宮觀經(jīng)濟與地…
09慈溪宗教文化叢稿
10人間佛教與近代居士運動
(美)羅伯特所羅門,凱思林希金斯
本書的目的就是引導讀者進入真正思考的大門。羅伯特?所羅門教授尤以擅長授課…
可購
清江沁源撰
本書按《四庫存目提要》子部索隱,擇取子部要籍60種,采用很有代表性的精善或…
何仁富,汪麗華
人生命的全過程皆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動組成的,而一次次生命活動的質(zhì)量又決定…
梁漱溟 著
“問題中人”梁漱溟求解中國文化前途的問題之書。您可以不同意他的結(jié)論,卻不…
(美)本·戈策爾
本書是一本跨學科的著作,探討了全球計算機與傳播網(wǎng)絡(luò)終有一天會演變成為一個…
暫缺作者
暫缺簡介...
[英] 唐納德·A.麥肯齊 著,李,琴 譯…
《巴比倫與亞述神話》為20世紀英國著名神話學家唐納德·A.麥肯齊的…
羅選民 著
《第三屆全國宗教經(jīng)典翻譯研討會論文集》是第三屆全國宗教經(jīng)典翻譯研討會的論…
(明)王夫之撰谷繼明導讀
《周易外傳》是明清之際的大儒王夫之的代表作。王夫之曾積極地參加抗清活動,…
易中天 著
本書從禪的起源開始,講述了禪的發(fā)展與傳承,描寫了其從古流傳至今在人們的生…
(英)盧恰諾·弗洛里迪 著
信息和傳播技術(shù)不僅僅是工具,相反,它們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力量,正在越來越深…
(美)朱迪絲·N.施克萊 著
在西方的基督教教義中指出人的七宗罪——貪食、色欲、貪婪、傷悲、暴怒、懶惰…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 著
本書是美國著名實用主義哲學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應邀在復旦大學中文系開設(shè)…
(美)埃利希.海勒 著
在《尼采,自由精靈的導師》這本書中,20世紀最優(yōu)秀的人文學者之一埃利希…
李劍鋒
意識或許是人類迄今為止遇到的*為詭異的一個概念:它既熟悉又陌生,它離我們…
藍江
作為當代法國左翼思想的領(lǐng)軍人物,阿蘭·巴迪歐的貢獻在于,他使用了數(shù)學…
郭華
本書以“偶然相遇的唯物主義——阿爾都塞晚期哲…
朱志一
本書是朱志一先生結(jié)合多年實際工作經(jīng)驗,系統(tǒng)總結(jié)闡述的一部關(guān)于生活入門藝術(shù)…
劉懷玉
本書運用以文本學的解讀方法,研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 1901-1991)這位…
楊國榮
本書所作的工作,主要是對中國近代科學主義的歷史起源及其多重要論向度作一粗…
王玉玨
本書主要研究對象美國學者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1956-)…
仰海峰
本文運用文本學解讀的方法,對早期鮑德里亞處于西方馬克思主義影響之下的四個…
張燦
技術(shù)的危險和風險導致技術(shù)與人的健康、生存以及環(huán)境安全之間的關(guān)系日趨緊張?!?/p>
(法)勒內(nèi)·笛卡爾
本書是笛卡兒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641年。笛卡兒通過普遍懷疑的方…
張異賓
本書是關(guān)于索恩-雷特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西方歷史…
路小軍,楊興福,張運達
本教材內(nèi)容充實,由八個話題、六個欄目組成。既有古老經(jīng)典的解讀,又有時新案…
何畏
本文通過研究詹姆斯·奧康納(James O’Connor)的資本主…
以本然對象與人化存在的分化為歷史前提,成己與成物既以意義和意義世界的生成…
畫 著,陳炯明 編,李云中 繪
戴敦邦題寫書名。收錄李云中所繪佛教主要造像200余尊,分佛、菩薩、觀音、明…
高樺
狄爾泰的生命釋義學標志著德國哲學不同于實證主義與歷史主義的一個新的發(fā)展方…
(英)尼爾·湯普森
本書探索了悲傷產(chǎn)生的原理,解釋社會文化因素如何減輕和平衡悲傷,擴展更多的…
(法)孔狄亞克
本書從法文版《孔狄亞克全集》中,以思維方法論為線索,論述自然本身是如何教…
(英)盧恰諾·弗洛里迪
本書研究了信息有機體的倫理學基礎(chǔ),正是我們這些信息化有機體在信息化環(huán)境(…
耿敬 著
《增一阿含經(jīng)》不僅反映了早期佛教的基本思想,同時還反映了從早期佛教到部派…
薩·巴特爾 著
神話或傳說的語言是民族的“活化石”,是屬于這個民族的人們“活的”精神的“…
李超杰
《哲學的精神》(第三版)系一部導論性哲學著作,也是北京大學全校通選課“哲…
法舫法師 著
唯識學派,從三世紀至七世紀的五百年內(nèi),在印度學術(shù)思想界有其輝煌的歷史;后…
(清)張九儀
本書據(jù)清乾隆九年刊本《地學答問》為底本,校諸其他刊本整理而成,清初堪輿名…
蔡志忠 著
“欲修何法,即得解脫?” “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云何為頓悟?” …
(德)格奧爾格·羅曼
本書是由作者應邀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開設(shè)了六場“關(guān)于人權(quán)問題的系列講座”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