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20世紀美國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世紀美國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世紀美國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定 價:¥69.00

作 者: 聶珍釗,羅良功 編
出版社: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240914 出版時間: 2009-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60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20世紀美國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討的話題集中于七個方面的議題,內容豐富而富有特點,既有對詩人個案的專門研討,如議題“查爾斯·伯恩斯坦與美國語言派詩歌”、“蘭斯頓·休斯的詩歌藝術及其影響”、“20世紀經(jīng)典詩人重評”,也有對詩歌思想與藝術的理論探討,如議題“美國現(xiàn)當代詩歌形式與政治”、“詩歌文本:視覺、聽覺、表演”,還有對詩歌進行比較研究的議題,如“少數(shù)族群與詩歌主流、局內與局外、詩人與讀者”以及“20—21世紀的中美詩歌關系”。這次研討會討論的議題富有學術個性,多項議題在中國是第一次展開討論,如“查爾斯·伯恩斯坦與美國語言派詩歌”、“蘭斯頓·休斯的詩歌”、“美國現(xiàn)當代詩歌形式與政治”等。正是這一特點,這次研討會才顯示出其強大的學術魅力,吸引了眾多的學者和詩人與會。

作者簡介

暫缺《20世紀美國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詩歌永遠是人類共同的朋友
查爾斯·伯恩斯坦與語言詩
約束、具象、引用:查爾斯·伯恩斯坦的《影子時代》對歷史的重構
詩學的實踐
解讀伯恩斯坦的語言詩《我的上帝有個態(tài)度問題》
查爾斯·伯恩斯坦:挑戰(zhàn)詩的理念
蘭斯頓·休斯及其詩歌(蘭斯頓·休斯國際研討會)
遷延的終結:夢在蘭斯頓·休斯20世紀60年代詩歌中的使用
蘭斯頓·休斯文學翻譯中的文化遷移美學
蘭斯頓·休斯與布魯士在美國文學中的興起.
蘭斯頓·休斯的辛普爾與哈靈頓的布特西:留住非洲裔美國普通人的聲音
蘭斯頓·休斯在日本的接受
夢的政治:蘭斯頓·休斯詩歌中的解放與烏托邦
從休斯到闊曼亞卡:一種次要樣式在詩學與政治領域的主要影響
黑人女性問題作為視角:解讀蘭斯頓·休斯的組詩《你的女士》
論蘭斯頓·休斯詩歌中的黑人美國夢
試論惠特曼的《草葉集》對蘭斯頓·休斯的《疲倦的布魯斯》的影響
蘭斯頓·休斯詩歌中的地名使用與政治觀
從一元民族意識到多元文化觀和社會觀
——蘭斯頓·休斯詩歌主題思想變化管窺
少數(shù)派、主流、局內人、局外人:誰寫詩誰讀詩?
飛散的詩意家園
——解讀查理斯·雷茲尼科夫詩歌中的飛散情結
“黑即是政治”:索尼婭·桑切斯詩歌中的語言革命和政治話語
論索尼婭·桑切斯詩歌的主題與藝術特點
論艾麗絲·沃克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對其敘事文學結構的影響
——以《現(xiàn)在是你敞開心扉的時候了》為例
解讀索尼婭·桑切斯詩集《仿佛來自小鼓的歌唱》中的水意象
夢想拯救不了女人灰暗的生活
——評格溫德林·布魯克斯和她的詩歌《廚房公寓》
論理查德·賴特詩歌與黑人美學的共融
論瑪雅·安吉羅詩歌中的種族和性別
人權、女權和種族平等:解讀朵琳·布魯克斯的詩歌
論阿米里·巴拉卡詩歌中的顏色象征
《當詩人》中的鳥意象
美國社會生活與詩歌
經(jīng)典重評
蘭德爾·賈瑞爾詩歌中的寓言機制
論伊麗莎白·畢曉普在《地理Ⅲ》中關于回憶與場景的運用
伊麗莎白·畢曉普的《在魚房》解讀
伊麗莎白·畢曉普詩歌的生態(tài)關懷
平凡事件中的不平凡精神探索
——弗羅斯特《補墻》中的隱喻探幽
羅伯特·弗羅斯特詩歌中子女缺場的倫理解讀
情感與理性的分裂與碰撞
——評羅伯特·弗羅斯特的《家冢》
自然與人性的結合:弗羅斯特的一組詩歌解讀
龐德、意象主義和消費文化
向日葵的啟示
——艾倫·金斯伯格的《向日葵箴言》解讀
反理性的宣泄
——簡析艾倫·金斯堡的《嚎叫》
論W.S.默溫詩歌中的自然意象
——從詩歌主體的言說困境談起
《風琴》里奏出的和聲——史蒂文斯生態(tài)意識管窺
淺析斯坦利·庫涅茨詩歌中的“自白/獨自一頓悟”模式
E.A.羅賓遜詩歌中的主題思想與藝術創(chuàng)新
——以《理查·科里》和《彌尼沃·切維》為例
想象與現(xiàn)實的抗爭
——羅伯特·洛厄爾及其詩歌
失望與希望的二重唱
——艾略特戲劇組詩《磐石》合唱詞核心精神探討
生死之間的思考:普魯弗洛克的情歌二重唱
普拉斯詩歌的月亮意象解讀
自我毀滅后的再生:埃斯特/普拉斯的完美主義癥結
《變形》:消費語境下的美國式童話
論安妮·塞克斯頓詩歌中的婚姻觀
詩歌文本:視覺、聽覺、表演及其融通
《配角戲》:瑪麗安·摩爾的激進節(jié)奏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詩歌中的時空藝術
論卡明斯詩歌的視覺效果
《春及一切》中的聲色流動
卡明斯詩歌“Buffalo Bill’s”前景化解析
20世紀美國詩學
關于基礎結構詩學的個人陳述:詩歌禮品經(jīng)濟的替代性社區(qū)還是臨時自治區(qū)域
創(chuàng)世紀、進化論與弗羅斯特的生態(tài)詩歌
“只有用時間才能征服時間”:艾略特在《四個四重奏》中的時間觀
論《四個四重奏》的時間意識
沃倫的自我哲學與詩歌創(chuàng)作
《叫喊的樹葉》:史蒂文斯的綠色思想空間
超越傳統(tǒng)意義模式的詩歌解讀
——評瑪喬瑞·帕洛夫的《不確定詩學:從蘭波到凱奇》
從弗羅斯特的詩歌創(chuàng)作看其科學觀
從“移情”到“抽象”
——論弗羅斯特抒情詩的現(xiàn)代性
烏利波對北美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聲音應是意義的回聲”
——論英語詩歌中的音義互動
20世紀美國詩歌中的浪漫主義
試論艾略特的哲學思想及其文藝批評理論在《荒原》中的體現(xiàn)
靈與肉的歌者:從惠特曼到金斯堡
詩性:無可比擬的力量
論羅伯特·潘·沃倫后期詩學觀念的轉型
20—21世紀中美詩歌交匯
詩歌能有所作為嗎?:20世紀至21世紀中美詩人之間的對話
索尼婭·桑切斯的詩歌特性:一個中國視角
中西詩文化的脈動與源流
互補與互鑒
——加里·斯奈德詩歌研究述評
附 錄
1.美國詩歌百年回顧與反思
——20世紀美國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2.走向世界的美國詩人蘭斯頓·休斯
——蘭斯頓·休斯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