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感與理智
1.1 “兩難”故事后面的難
1.2 古代先賢們的嘮叨
1.3 “人機大戰(zhàn)”與“科學”、“人文”之爭
1.4 被晾在一旁的情感
1.5 社會秩序如何可能
1.6 面對“鴨梨”的年代
2.人與人
2.1 情感是社會性的
2.2 “人言可畏”畏什么
2.3 試卷考不出來的“情商”
2.4 正在醒來的“社會技能”
2.5 情緒勞動的推出
3.群體的秘密
3.1 個體離不開群體
3.2 “群體靈魂”
3.3 曾經的群體喧嘩
3.4 從眾與張悟本現(xiàn)象
3.5 小悅悅和旁觀者效應
3.6 “人多力量大”的解讀
4.道德、情感與群體
4.1 道德與情感
4.2 道德情感的群體性
4.3 “利己”與“利他”
4.4 “鏡中我”與鏡中的“他”
4.5 良心在哪里
5.網絡群體與網絡情感
5.1 膨脹著世界的網絡
5.2 網絡中的群體特征
5.3 “哥上的不是網,是寂寞”
5.4 調侃后面的親民
5.5 網絡問政
6.人之常“情”
6.1 馬斯洛的“性善”論
6.2 自尊與自信
6.3 你受挫折了嗎
6.4 都在舞臺上
6.5 誘導自殺的“情”
7.人性的部分“揭發(fā)”
7.1 曾經的專制制度
7.2 對斗爭的曾經青睞
7.3 “熟人社會”與面子
7.4 情感表達的遮掩
7.5 麻木的看客
7.6 懺悔的缺失
8.經濟大旗下的秩序
8.1 現(xiàn)代化也有痛
8.2 經濟學家對道德和情感的吶喊
8.3 職業(yè)幸福的追求
8.4 帕金森的發(fā)現(xiàn)
9.現(xiàn)代變遷中的教育
9.1 狼爸虎媽的影子
9.2 游戲規(guī)則還在嗎
9.3 第4R和第5R的強調
9.4 新課程的情感目標
9.5 跳出“路徑依賴”的怪圈
10.政治過程中的心理空間
10.1 在“國”與“家”之間
10.2 資源分配的社會公平
10.3 公民的表達
10.4 政治參與和民主型人格
10.5 從“你輸我贏”到“共贏”
10.6 社會建設的到來
11.越軌與懲罰
11.1 社會之軌、群體之懲罰與人之常情
11.2 標簽與越軌
11.3 懲罰與社會控制
11.4 “拒絕冷漠”與大愛延伸
12.群體事件分析
12.1 從倫敦騷亂和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說起
12.2 群體事件及其要素
12.3 從等級社會到契約社會
12.4 民生視閾下群體事件的處理
13.在敘事中完善
13.1 喚醒蒼生靠什么
13.2 完善心靈的敘事
13.3 穿越與反思
13.4 神經語言程序學與敘事心理輔導
13.5 交談、敘說與傾聽
13.6 故事、歷史與文化
14.文化長河的流淌
14.1 鄧麗君現(xiàn)象的文化解讀
14.2 形象的文化力量
14.3 “草根”的文化
14.4 文化不是什么
14.5 信仰的文化思考
15.體育的力量
15.1 超越百年的“百年奧運”
15.2 體育文化的符號表達
15.3 大眾體育的和諧取向
16.幸福在哪里
16.1 幸福是一種感受
16.2 追逐幸福的積極心理學
16.3 尋找生活的意義
16.4 幸福感大比拼
16.5 從“?!蔽幕叫腋V笖蹬c社會質量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