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認為,新文化運動建立了以斗爭方式改造日常生活的正當性,但從另一方面看,中國社會的日常生活也累積了受傷害和被扭曲的文化問題?!度粘I畹奈幕c政治——見證公民性的成長》作者認為,以日常生活研究為基礎的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應該參與日常生活重新正?;纳鐣^程。他提出了民俗學從研究奇風異俗轉向認識生活世界的理論與方法,闡明了海外民族志對于中國社會科學的意義,并歷經十載帶領團隊從事人類學的海外調查研究,希望中國學界的日常生活研究開闊眼界,拓展理論,增添方法。作者相信,近三十年民間文化的復興是老百姓自主修復日常生活的表征,他們以多種自愿結社的方式重建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使自己影響所及的范圍是一個公民性不斷成長的文化共同體和道德共同體,形塑了一個中國特色的公民社會?!度粘I畹奈幕c政治——見證公民性的成長》由高丙中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