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理論是以孔子教育思想為源頭,并在后世儒家的繼承和發(fā)展過程中逐步豐富、完善起來的。儒家有關教育的觀點、見解和主張,主要包括有關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學和學習、德育和修養(yǎng)、美育、教育管理、教師和師生關系等方面的論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和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成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寶貴遺產,不僅在中國教育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久負盛譽。 儒家教育理論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以下鮮明的特點:其一,綜合性?;蚍Q交融性。儒家教育思想是與儒家哲學思想、社會思想、政治思想、倫理思想、美學思想、邏輯思想等交織在一起的,有時很難將它們彼此區(qū)分開來。因為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的社會現(xiàn)象有著這樣那樣的聯(lián)系。當然,這也和古代學術尚未產生專業(yè)分化有關。其二,分散性。儒家教育思想是在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背景上產生和發(fā)展的,它散見于經、史、子、集等浩瀚的古文獻中,而較為集中地、全面地探討教育的專門著作是很少的。這一特點就決定了研究儒家教育思想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因為研究者首先必須對大量古文獻下一番提要鉤玄,甚至于沙里淘金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