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者馬薩·斯佩克(MarshaSpeck)認為校長有三種職業(yè)角色:教育者、領導者和管理者。斯佩克對校長三種角色的認識,已為學界普遍認可。新時期的校長培訓應立足于校長的角色定位,提高校長的教育力與領導力。2010年是兩個五年計劃的承上啟下之年,面對校長培訓的新形勢、新任務,福建教育學院干部培訓管理處、校長研修部在培訓的方案設計和組織實施中十分重視校長教育力和領導力的提升,引導校長結合教育實踐研究教育力和領導力。 教育力是學校教育的總體實力,是學校教育水平與教育質量的綜合體現(xiàn),是一所學校系統(tǒng)的整體能力;領導力是校長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xiàn)。學校的教育力與校長的領導力是互為依存的,一位校長的領導力越強,學校的教育力也就越大,反之學校的教育力也映襯了校長的領導力。因此在組織校長培訓的過程中,既要引導校長研究領導力,也要研究教育力。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教師和學生。一位好校長,帶領一批好教師,就能辦出一所好學校。也就是說一位好校長不僅要自己做得好,更要把隊伍帶得好。領導力強是好校長的重要表征之一,校長領導力是一種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xiàn),是校長駕馭、引領、發(fā)展學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它表現(xiàn)在校長實施素質教育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能力、計劃決策能力、公關協(xié)調能力、識人用人能力、課程與教學領導能力等方面。校長的領導力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育力,左右著學校總體教育實力的強弱、學校教育水平與教育質量的高低。學校教育力反映了一所學校為人民群眾提供優(yōu)質教育服務的能力和實力,涉及辦學思想、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師資力量、教研科研、教育教學質量、社會影響等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