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德育人”,我一直關注著我國德育理論的進步,心系學校德育實踐的發(fā)展,一直在努力構造自己的德育理想。尤其是最近十年來,愈益強烈地感覺到自己的學術使命,把學習與研究的注意力逐步集中到德育的重大理論問題上面。我試圖思考并回答有關德育的一些前提性理論問題,其中有的問題超出了以往的德育理論視野。諸如,人為什么要講道德?道德能不能教?學校德育在人的品德發(fā)展中究竟是起主導作用還是引導作用?學校德育只能一味地為現存的社會政治經濟辯護,緊跟形勢,還是應該在適應現實的基礎上有所超越?德育必須道德嗎?德育本身的道德性如何保證?對教師的道德要求越高越好嗎?高尚師德從哪里來?這些思想成果,主要體現在文集的第三部分,“學校德育何以可能”。我希望通過對道德教育的哲學思考,提升道德教育理論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