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了: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新一輪績效預算改革,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取得了較大成功。政府的“覺醒”或者說政府的推動,始終是開展績效評價和建立績效預算的最強有力的保障;特點是重視建立有利于績效預算的制度環(huán)境,普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績效預算運行體系,注重賦予部門管理者的自主權,注重建立有效的預算控制模式。發(fā)達國家績效預算改革,加強了預算部門的績效意識,改變了預算政策制定過程與預算執(zhí)行過程相分離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各實踐國的財政狀況。但同時西方發(fā)達國家績效預算的實踐效果與其預期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通過全面、客觀地評價美、英等發(fā)達國家績效預算改革實踐,結合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實際,提出在中國實行績效預算是可行的,但推行績效預算的過程必須是循序漸進、由點及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