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化學普通化學(二版)

普通化學(二版)

普通化學(二版)

定 價:¥36.00

作 者: 馬家舉 主編,邵謙,馬祥梅 副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化學原理和方法

ISBN: 9787122129871 出版時間: 2012-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1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教育部“世行貸款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工科非化工類專業(yè)化學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完善”的研究成果。教材第一版獲“第八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本教材可作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各專業(yè)教材,也可供其它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參考。本書注重基礎理論,從培養(yǎng)學生方法論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角度出發(fā),適當拓寬了知識面,并加入科學史內(nèi)容,著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方法、理論水平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第8章、第9章)進行了精簡、側重規(guī)律性的知識及用物質(zhì)結構理論分析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用途。本書第1~6章為基礎理論部分,第7章從應用角度簡單介紹了分析測試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及標準化的有關知識,第1~9章各章均附有內(nèi)容提要、學習要求、思考題及習題,書后附有部分習題答案。第10章是本書的拓展部分,主要內(nèi)容是現(xiàn)代化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新興交叉學科的最新進展,滿足差別教學和個性化培養(yǎng)的要求。本書貫徹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制。一級分類:教材二級分類:本科教材三級分類:化學

作者簡介

暫缺《普通化學(二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原子結構與分子結構
1.1 原子結構理論的發(fā)展
1.1.1 原子理論的發(fā)展歷程
1.1.2 原子結構的近代概念
1.2 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
1.2.1 波函數(shù)與原子軌道
1.2.2 電子云
1.2.3 量子數(shù)
1.3 多電子原子結構和周期系
1.3.1 多電子原子軌道的能級
1.3.2 核外電子分布的3個原則
1.3.3 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的分布
1.3.4 元素周期表
1.3.5 元素性質(zhì)的周期性變化
1.4 化學鍵與鍵參數(shù)
1.4.1 化學鍵的概念及發(fā)展歷程
1.4.2 鍵參數(shù)
1.4.3 化學鍵的類型
1.5 分子的形成與分子結構
1.5.1 價鍵理論
1.5.2 雜化軌道理論與分子的空間構型
*1.5.3 分子軌道理論
1.5.4 配位共價鍵與配位化合物
1.6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1.6.1 分子的極性
1.6.2 范德華力
1.6.3 氫鍵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 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
2.1 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與相
2.1.1 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
2.1.2 相
2.2 氣體
2.2.1 理想氣體
2.2.2 道爾頓分壓定律
2.3 液體和溶液
2.3.1 液體的蒸氣壓
2.3.2 液體的沸點
2.3.3 溶液
2.4 固體
2.4.1 晶體與非晶體
2.4.2 離子鍵與離子晶體
2.4.3 原子晶體
2.4.4 分子晶體
2.4.5 金屬鍵與金屬晶體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化學熱力學初步
3.1 熱力學第一定律
3.1.1 基本概念
3.1.2 能量守恒定律
3.2 反應熱
3.2.1 等容熱效應
3.2.2 等壓熱效應
3.2.3 焓
3.2.4 熱化學方程式
3.2.5 反應熱的計算
3.3 化學反應的方向
3.3.1 自發(fā)過程的特點
3.3.2 焓變與自發(fā)過程
3.3.3 熵變與自發(fā)過程
3.3.4 吉布斯函變與化學反應的方向
3.4 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3.4.1 化學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
3.4.2 化學平衡的移動
*3.5 表面現(xiàn)象和膠體化學簡介
3.5.1 基本概念
3.5.2 表面張力σ
3.5.3 膠體體系的基本性質(zhì)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水溶液與離子平衡
4.1 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
4.1.1 溶液的蒸氣壓下降
4.1.2 溶液的凝固點下降和沸點上升
4.1.3 溶液的滲透壓
4.2 酸堿平衡
4.2.1 酸堿質(zhì)子理論
4.2.2 酸堿水溶液中pH的計算
4.3 多相離子平衡
4.3.1 多相離子平衡
4.3.2 溶度積規(guī)則及應用
4.4 配位平衡
4.4.1 配離子的穩(wěn)定性
4.4.2 配離子平衡濃度的計算
4.4.3 含有配離子平衡的多重平衡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
5.1 氧化還原反應與原電池
5.1.1 原電池及其組成
5.1.2 原電池的半反應式與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5.1.3 原電池的表示方法--原電池符號
5.2 電極電勢與電池電動勢
5.2.1 電極電勢與電池電動勢的產(chǎn)生
5.2.2 電極電勢的確定和標準電極電勢
5.2.3 濃度對電極電勢的影響--能斯特方程
5.3 電極電勢與電池電動勢的應用
5.3.1 電池電動勢與吉布斯函數(shù)變的關系
5.3.2 電極電勢與電池電動勢的應用舉例
5.4 電解
5.4.1 電解池與原電池的異同
5.4.2 分解電壓與超電勢
5.4.3 電解時的電極反應
5.5 常見的化學電池
5.5.1 化學電源
5.5.2 腐蝕電池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化學反應速率
6.1 化學反應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6.2 反應速率理論
6.2.1 碰撞理論
6.2.2 過渡態(tài)理論
6.3 影響反應速率的外界因素
6.3.1 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6.3.2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6.3.3 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6.3.4 影響多相反應速率的因素
*6.4 鏈反應
6.5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原理綜合應用的基本思路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 分析方法及應用
7.1 分析化學簡介
7.1.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7.1.2 分析化學的分類和特點
7.1.3 分析化學的發(fā)展
7.2 分析方法選擇
7.2.1 測定的具體要求
7.2.2 待測組分的含量范圍
7.2.3 待測組分的性質(zhì)
7.2.4 共存組分的影響
7.2.5 實驗室條件
7.3 分析過程概述
7.3.1 試樣的采集與制備
7.3.2 試樣的干燥
7.3.3 試樣的分解
7.3.4 干擾的消除
7.3.5 測定及分析結果的計算
7.4 標準體系簡介
7.4.1 標準化的概念
7.4.2 標準的分類
7.4.3 方法標準和產(chǎn)品質(zhì)量檢驗
思考題
第8章 單質(zhì)與無機化合物
8.1 單質(zhì)
8.1.1 化學元素概述
8.1.2 單質(zhì)的晶體結構
8.1.3 單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
8.1.4 單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
8.2 無機化合物
8.2.1 鹵化物
8.2.2 氧化物
8.2.3 氫氧化物
思考題
習題
第9章 有機化合物
9.1 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9.1.1 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類型
9.1.2 有機化合物結構上的特點--同分異構現(xiàn)象
9.1.3 有機化合物性質(zhì)上的特點
9.2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及命名
9.2.1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9.2.2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9.3 有機化合物的重要反應
9.3.1 有機化合物的主要反應類型
9.3.2 有機化合物的主要反應
9.4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分類及命名
9.4.1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類
9.4.2 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
9.5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9.5.1 加聚反應
9.5.2 縮聚反應
9.6 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和基本性能
9.6.1 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
9.6.2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能
9.7高分子化合物的應用
9.7.1 塑料
9.7.2 橡膠
9.7.3 纖維
9.7.4 功能性高分子
思考題
習題
部分習題答案
附錄
附錄1 一些基本物理常數(shù)
附錄2 一些物質(zhì)的標準熱力學數(shù)據(jù)(298.1 5K)
附錄3 一些弱酸和弱堿的標準離解常數(shù)(298.1 5K)
附錄4 一些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度積常數(shù)(298.1 5K)
附錄5 一些配離子的標準穩(wěn)定常數(shù)(298.1 5K)
附錄6 標準電極電勢(298.1 5K)
參考文獻
*第10章 現(xiàn)代化學的研究進展
第1講 20世紀化學的回顧與21世紀化學之展望
第2講 納米化學
第3講 綠色化學
第4講 生命化學
第5講 表面工程技術
第6講 化學與能源
第7講 材料化學
索引
元素周期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