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生成與審美:馬克思〈184…
02力量:美學人類學的基本概…
03宗白華設計美學思想研究
04王國維的美學課
05中國古代美學命題論
06樂感美學原理體系
07舒斯特曼美學思想的間性建…
08人生藝術化與當代生活
09美在生命頓悟時:我的人生…
10藝術哲學絮語
(德國)T.W.啊多諾 著;李理 譯
一、生存與真理,或克爾凱郭爾與海德格爾的差異 在克爾凱郭爾的復興中,為什…
可購
劉成紀
本書包括“自然美的主體基礎”、“自然美的物理根基”、“自然美理論的重建”…
王一川
《教育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教材:美學與美育》教材采用美學與美…
洪迪
《大詩歌理念和創(chuàng)造詩美學:關于詩本體與詩創(chuàng)造的比較研究》是一部關于詩歌美…
李鵬程、王柯平、周國平
19世紀西方美學史,主要地包括三個部分的內(nèi)容:19世紀德意志觀念論哲學家的美…
寇鵬程
馬克思方法論對于當前中國美學的突破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馬克思方法論的…
張法
這本美學原理讀本是與教育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張法的《美學導論》相配套…
李青春
《道家美學與魏晉文化》分上、下兩編,共十五章,主要介紹了西方美學基本構成…
書法雜志編輯部
書法文庫。20世紀80年代的書壇,曾掀起過一次有關書法美學問題的大討論,這個…
汝信
《美的找尋》被版問世已經(jīng)十多年了,出版社的朋友建議還可以再出新版,我聽了…
王杰
馬克思主義美學在現(xiàn)代中國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復雜關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理…
葉朗 主編
意象本是中國古典詩學的一個審美范疇,隨著時代的變遷,意象也在傳承與整合中…
劉清平
《時尚美學》集中討論了時尚文化的炫美內(nèi)涵、歷史演變、主要特征、表現(xiàn)內(nèi)容和…
朱志榮、王懷義
《從實踐美學到實踐存在論美學》闡述了馬克思的實踐美學觀及其價值以及馬克思…
楊振
本書以西方美學史為背景,將康德“前批判期”的《對美感和崇高感的觀察》、“…
陳昭瑛 編輯、剪輯:黃俊杰
這本書中論文的目次是按照先秦到現(xiàn)代的時間順序。其中《朱熹的(詩集傳)與儒…
葉碧
《大學審美文化教育論》以“審美是人類最具人文價值的生存方式”、“美是生成…
鐘璞
《美學自由主義:論存在自由與人性自由》對美學自由主義作了深入的研究,內(nèi)容…
金惠敏、趙士林、霍桂桓 等
20世紀美學已成為一段完整的歷史,一個有邊有際的研究對象,似乎寫作一部20世…
李澤厚
華夏美學,是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美學;它的悠久歷史根據(jù)在于非酒神…
劉桂榮
徐復觀是港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書著眼于徐復觀美學思想,從歷史的視域…
王茜
《生態(tài)文化的審美之維》主要內(nèi)容:“生態(tài)”是21世紀的核心話題。在現(xiàn)代文明世…
(丹)索倫·克爾斯郭爾 著;陳俊松、…
本書是克爾凱郭爾的散文和日記書信體小說組成的集子,初版于1843年.是作者正…
劉三平
《美學的惆悵:中國美學原理的回顧與展望》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美學原理著作…
李健
“感物”是一個關于文學藝術創(chuàng)造與審美體驗發(fā)生的概念。它描述的是文學藝術創(chuàng)…
陳望衡
中國古代沒有美學這個學科,但是西方美學涉及到的問題,諸如美,美感,中國人…
袁鼎生
《生態(tài)藝術哲學》又回到了理論研究的新起點,形成了超循環(huán)研究。作者的《審美…
何莊
《尚清審美趣味與傳統(tǒng)文化》通過列舉和分析大量歷史文獻資料,以中國文化最根…
張家梅
本書以問題為綱,把儒道共同影響下的言意之辨作為對象,努力探討它對中國美學…
王德勝
這本小書,是作者從事理論研究工作以來的第一部個人文集?!懂敶幘持械拿缹W…
周憲 著
本書采用文學社會學的方法,對19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的現(xiàn)狀和歷史發(fā)展…
閻國忠、楊道圣
馬克思主義美學應該是科學,也是意識形態(tài).但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注重美學的科…
吳蘋 著
《西方景觀文化中的殘缺美》根據(jù)作者長期在歐洲實地考察西方景觀文化的切身體…
鄧曉芒,易中天 著
本書包括,起點:大地之子與海的女兒;西方:從自然到人品邏輯進展;中國:從…
趙之昂
本書主要研究身體-膚覺經(jīng)驗與審美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身體是目前哲學社會科學關…
吳國強
《感悟美學:設計師的美學視野》綜合了四個部分的內(nèi)容,第一部分“關于美學的…
葉舒憲
本書以「神話意象」為題,突出了一個世紀以來神話研究乃至文化研究的一個新動…
劉悅笛 著
“生活美學”認定“審美即生活”,當代藝術走向“藝術即經(jīng)驗”。隨著當代“審…
《中國古典美學史》首次出版于1998年,曾在國內(nèi)外受到歡迎。哈佛大學敦巴頓橡…
童慶炳 著
本書根據(jù)作者在新加坡新躍大學研究生班講課的錄音整理而成,具有鮮明的現(xiàn)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