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詩而言,我是門外漢。門外漢賞讀胡杏的詩,居然也賞出“四度”——高度、厚度、角度、溫度。倘若讓名家來賞,說不準能賞出“百度”韻味來的。賞好詩如賞崇山,俯仰之間,升華一種詩意的高度。說到高度,不得不說說《南方日報》追求“高度決定影響力”的辦報理念,它因此以“高度”決勝市場,因此連續(xù)26年奪得全國省委機關報發(fā)行冠軍——這無疑佐證:態(tài)度決定高度,高度決定影響力。品胡杏的詩亦然,他堅守一定的政治高度,也就肩負起了崇高的責任感,也就能在一定的高度上駕馭重大政治題材。品胡杏的?,不但品出氣勢磅礴、氣壯山河的崇高使命感,還品出不斷撞擊讀者心魂的藝術感,他以浪漫詩人的手法,把抽象的政治意象高度藝術化,讓讀者在震撼中實現(xiàn)崇高精神的升華。賞好詩如賞大海,驚嘆之間,涵養(yǎng)一種人文的厚度。胡杏的詩,追求人文深度,其觸須直抵史海的腹部,在時間的長廊中積淀思想爆發(fā)力,以脈動的文字迸射人文的深沉,閃耀人文歷史的靈光,流露如大海般寬闊深厚的高雅、雄壯、拙樸、莊嚴氣度。賞好詩如賞幾何,函數(shù)之間,透視一種新穎的角度。品胡杏的詩,能品出一種獨出心裁的立體視角,他從對現(xiàn)實的具體再現(xiàn)中超脫?來,以多維視角看世界論人生,讓人看到一個五光十色豐富多彩的世界,從而予人多視角的深遂感。賞好詩如賞艷陽,心熱之間,有可觸可感可人的溫度。品胡杏的詩,每字、每詞、每句,都激情噴薄,讓人感到眼前排列組合的不是靜止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體溫的人,是一個個真實鮮活的事件,是一幅幅火熱動人的畫面。胡杏詩的如是溫度,源于他與時代與底層的親近,讓詩意的詞語發(fā)出美妙的光環(huán),暢通了人生與真理之間的通道,讓人深深感受到他為人為詩的純樸和真誠,體驗到人生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