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主導性問題,是一個前沿性的重要課題。《主導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主導性研究》一書,就是一部專門研究該問題的學術專著。該書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社會多樣化、文化多元化為現(xiàn)實背景,從多元文化背景的形成到多元文化背景對我國高校德育主導性的影響;從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本質涵義到堅持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時代要求;從高校德育主導性的基本理論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從我國高校德育主導性的特色到中美兩國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比較等層面,比較系統(tǒng)地探討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深化與發(fā)展,形成了一部富有時代感和創(chuàng)新性的學術專著,體現(xiàn)出以下明顯特點: 一是導向明確。該書從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主導地位的高度,揭示了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涵義和本質要求,并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高校德育的主導內容。該書分析了有些高校德育程度不同存在的“中性化”、“邊緣化”、“市場化”、“迎合化”錯誤傾向,強調了高校德育主導性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統(tǒng)一性。這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堅持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正確方向,無疑具有正確的導向作用。二是視野開闊。該書站在文化建設與發(fā)展的高度,深入分析了高校德育與文化環(huán)境的關系,探討了文化環(huán)境的德育價值和高校德育的文化價值,并從高校德育與文化環(huán)境的內在聯(lián)系中,深入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對堅持高校德育主導性的影響。該書還從比較的視野,通過借鑒美國的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理論、現(xiàn)代自由主義的正義原則和重疊共識理論等,進行了中美兩國高校堅持德育主導性的比較研究,揭示了不同國家高校堅持德育主導性的普遍性。 三是時代感強。該書以文化多元化為時代背景,從分析多元文化背景的成因及發(fā)展趨勢入手,深入探討了多元文化背景對高校堅持德育主導性的深刻影響,并提出了高校堅持德育主導性的時代要求。該書還吸收借鑒了人本德育、學習型德育、主體性德育、開放性德育等現(xiàn)代德育理念,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主導性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是富有新意。該書內容比較新穎,其中,對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涵義與本質的研究,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深化與發(fā)展研究,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導性研究,對中美兩國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比較研究等,都頗有見解與特色。有些見解和觀點富有新意,諸如高校德育主導性的本質在于堅持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高校德育過程中的主導地位;高校德育的主尋功能包括理想信念的科學主導、智能發(fā)展的方向主導、行為取向的價值主導、心理問題的理性主導等;要根據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要求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導合力;要突出高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導地位等,都頗有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