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后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zhàn),為全國盡快統(tǒng)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yè)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tǒng)治的地區(qū)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此外,他還精于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fā)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曹操(一世之雄)》(作者張亞新)力圖真實、全面地展示作為歷史人物的曹操。為達成這一目標,作者對材料的占有、使用遵循了三個原則:一是對材料力求竭澤而漁,搜羅賅備;二是力求材料的真實,所使用的每一個材料都必須要有出處;三是所做的分析和評論都必須以相應的材料作為依據,也就是要從客觀存在的史實出發(fā),并盡可能做到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力避不實之詞、架空之論。 《曹操(一世之雄)》謹依史實,娓娓道來,帶您走近真實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