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領袖/政治人物毛澤東人生紀實(平裝 上中下)

毛澤東人生紀實(平裝 上中下)

毛澤東人生紀實(平裝 上中下)

定 價:¥128.00

作 者: 中央文獻研究室科研部圖書館 編
出版社: 鳳凰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領袖首腦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0605497 出版時間: 2011-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全3冊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抬頭望見北斗星,日夜想念毛澤東”。毛澤東雖然從1976年9月9日去世,到現(xiàn)在已經30多年,但在中國,只要一提起毛主席,大多數(shù)人還是心往神追,崇敬之情不能自已。近年來更是屢次在國內外興起毛澤東任。這是因為,在中國,毛澤東的個人魅力和歷史功績已經深入了幾代人心。在全世界范圍內,毛澤東的影響力也毫不遜色:不論是在海外華人中間,還是外國的專家學者、民間,還是其政要中,其影響力都無處不在。毛澤東為何有這么大的魅力?《毛澤東人生紀實(套裝上中下冊)》記述了毛澤東從出生到學習、交往,到參加革命,領導革命和領導國家建設直到辭世不平凡的一生。書中多側面、多層次、立體化地再現(xiàn)了毛澤東早年的成長見識,參加革命后的經歷,和成為中央領導核心后的歷次種種曲折和成功,也展示了我國近代從革命和解放到建設各個歷史階段的大事件始末?!睹珴蓶|人生紀實(套裝上中下冊)》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科研部圖書館編寫。

作者簡介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是黨中央直屬事業(yè)單位,是編輯黨和國家重要文獻、研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思想和生平的部門。1980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辦公室改名而成。主要職能是:編輯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革命家及現(xiàn)任中央主要領導人的著作,編輯黨和國家及軍隊重要的當代文獻和歷史文獻;撰寫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革命家和其他中央主要領導人的年譜、傳記及傳記性作品,研究他們的著作、生平和思想;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收集國內外有關的研究動態(tài),與國內外學術界進行必要的交流;審核或協(xié)助審核、審查準備公開發(fā)表或出版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鄧小平、陳云和現(xiàn)任中央常委未發(fā)表過的歷史文稿、有關音像制品,有關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工作和生活情況的重要圖書、文章及音像制品等,以及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電影和電視作品;負責聯(lián)系中央指定由中央文獻研究室聯(lián)系的其他老一輩革命家和歷任中央主要領導人著作的編輯和年譜、傳記的撰寫工作;承擔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和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的具體事務。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立志救國救民(1893-1920)
歷程
早年歲月
交往
“過激派”老師——與李漱清
“沒有他,我只怕進不了洋學堂”——與李元甫
同窗好友,情深義重——與周世釗
一代師表啟后昆——與徐特立
師友之交——與黎錦熙
珍聞
農民的兒子
家有“兩黨”
讀經書和閑書
“學不成名誓不還”
投筆從戎
“時事通”
“游學”——讀無字之書
“二十八畫生”征友
智退北洋兵
深情楊開慧
勇斗“張毒”
主編《湘江評論》
受陳獨秀的影響
第二編 堅信馬列投身革命(1920-1927)
歷程
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
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
領導湘區(qū)工人運動
推動第一次國共合作
領導農民運動
交往
真摯的友誼——與蔡和森
忘年密友——與何叔衡
存異求同赤誠相待——與李立三
瑞金告別竟成永訣——與瞿秋白
“你去當這面旗幟吧”——與茅盾
珍聞
輾轉數(shù)地的中共一大
六到安源
智斗趙恒惕
領導平糶斗爭
“農運王”
當了十日省委書記
第三編 獨立自主開辟革命道路(1927-1937)
歷程
領導秋收起義
落腳井岡山
星火燎原
分田分地真忙
打破敵軍三次“圍剿”
身處逆境
長征
奠基西北
交往
“也許真理在你那邊”——與彭德懷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與陳毅
“洛甫這個人是不爭權的”——與張聞天
“他是有大功的人”——與王稼祥
“國有疑難可問誰”——與羅榮桓
戰(zhàn)友貴相知——與葉劍英
“紅軍的領袖,群眾的領袖”——與徐海東
從井岡山一起走進新中國——與譚震林
珍聞
首舉紅旗起義
死里逃生
結交綠林
下山領回革命軍
高唱《國際歌》
“毛司令”
對!要黨章不要家法
被“開除”黨籍
挽救“八月失敗”危局
毛澤東“討飯”吃
大年初一“割尾巴”
取信于民
屈受“嚴重警告”
又受“警告”
朱毛不能分
被誤發(fā)訃告
保住蕭勁光的命
逆境中仍為黨分憂
“得意之筆”
救了賀子珍的命
林彪“你懂得什么?!”
與戰(zhàn)士同甘苦
“刀下留人!”
批洋顧問的“戰(zhàn)略”
“靠總結經驗吃飯”
“以發(fā)展求鞏固”
見第一位美國記者
趕毛驢上山
第四編 發(fā)動全民族抗戰(zhàn)(1937—1945)
歷程
實行全面的抗戰(zhàn)路線
堅持持久抗戰(zhàn)
“六中全會決定中國之命運”
打退反共高潮
延安整風運動
大生產運動和組織起來
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
赫爾利的談判與圖謀
主持召開中共七大
指揮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
交往
永恒的情誼——與賀龍
“我在延安,就是靠蕭勁光吃飯”——與蕭勁光
“創(chuàng)造的模范”——與王震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與丁玲
難得是諍友——與李鼎銘
同坐在一條木板上——與陳嘉庚
愛國情真借圖良晤——與衛(wèi)立煌
珍聞
“老革命”也得依法論罪
張國燾叛逃
會見白求恩
帶頭開荒生產
《新民主主義論》的誕生
聽到罵聲之后
做棗園普通居民
當眾賠禮道歉
黃炎培延安之行
第五編 指揮解放戰(zhàn)爭奪取全國勝利(1945—1949)
歷程
重慶談判
粉碎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撤離延安
粉碎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
決戰(zhàn)時刻
指揮大決戰(zhàn)
將革命進行到底
交往
“劉伯承打仗是有功的”——與劉伯承
最難忘處是真情——與聶榮臻
“你打仗越來越有癮了”——與陳賡
“你一仗比一仗打得好”——與粟裕
神交已久——與張瀾
共謀國是締友情——與李濟深
相知在危難攜手日同行——與馮玉祥
相遇貴相知——與張治中
“我們能談得來,能合作共事”——與傅作義
“我們沒有把你當巡撫看待”——與程潛
珍聞
深入虎穴
送子學農
“拿一個延安換一個全中國”
鑄造人民的銅墻鐵壁
決戰(zhàn)沙家店
惜別陜北
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揮大決戰(zhàn)
會見米高揚
進京趕考
打倒賈桂思想
“風物長宜放眼量”
也有“三怕”
訪故友
第六編 確立社會主義制度(1949—1956)
歷程
為新中國奠基
建立地方政權
整頓舊經濟秩序
出訪蘇聯(lián)
維護祖國主權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鎮(zhèn)壓反革命分子
發(fā)動“三反”、“五反”運動
改造舊文化
反對高饒
制定過渡時期總路線
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交往
“壯志凌云,可喜可賀”——與華羅庚
發(fā)展中國的航空技術——與錢學森
“你那個地質力學的太極拳打得不錯”——與李四光
珍聞
“人民萬歲!”
“我可不想當李自成??!”
知國情,倡勤儉
禮回居民
治淮解救人民
按月亮規(guī)律辦公
懲治腐敗斬劉張
與齊白石“爭畫”
不尋常的乘客
戀雪
信任警衛(wèi)員
任第六位老師
三當月下老人
禮品交公
吃羊肉泡饃
拒受“大元帥”銜
極目楚天舒
第七編 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956—1966)
歷程
論十大關系
主持中共八大
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一論”、“再論”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整風反右
發(fā)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指揮炮擊金門
平息西藏叛亂
廬山風云
調整國民經濟
召開七千人大會
開展社教運動
交往
六十載詩書情——與郭沫若
往者不可咎來者猶可追——與李達
“一定要把遺傳學研究搞上去”——與談家楨
石油戰(zhàn)線上的一面旗幟——與王進喜
“不光吃飯,還要談談話嘛”——與董加耕
珍聞
投榮毅仁一票
寬容待人
“五不怕”
要了解真實情況
“按我的生活習慣辦”
入戲
看都江堰
吟就《送瘟神》
“我自己來”
從善納諫
回敬大國沙文主義
“我就是不怕鬼”
未了卻的愿望
與人民共渡難關
簡樸生活中的“奢華”
“誰叫她是毛澤東的女兒”
“人要是不吃飯就好了”
找回失散多年的“孩子”
還章士釗的債
毛澤東的稿費
第八編 最后的十年(1966—1976)
歷程
發(fā)動“文化大革命”
九屆二中全會
粉碎林彪反黨集團
掀開中美關系新的一頁
共譜中日友好新篇章
提出“三個世界”理論
發(fā)展核武器
“解放”老干部
阻止“四人幫”組閣
“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
巨星隕落
交往
“羅瑞卿反對你,還沒反對我嘛”——與羅瑞卿
放手使用關愛有加——與許世友
“你對世界是有貢獻的”——與楊振寧
“恰同學少年”——與李振翩
珍聞
歡迎李宗仁歸國
“我是無產階級”
從容面對手術
“討嫌”個人崇拜
“我生著一副大中華臉孔”
留下的遺憾
在最后的日子里
“毛粒子”
編后記
說明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