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歷史與歷史哲學
一、“歷史”的三重內涵及其相互關系
二、歷史哲學的兩種類型及其主要問題
三、德國古典歷史哲學
第一章 歷史哲學的史前史
一、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歷史哲學思想
二、基督教影響下的中世紀歷史神學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哲學思想
第二章 歷史哲學的誕生
一、歷史哲學之父維科
二、法國啟蒙時代的歷史哲學
第三章 康德:歷史與自然意圖
一、所謂第四批判
二、自然意圖
三、歷史的進步與惡劣的情欲
四、自由與法治
第四章 赫爾德:歷史與人道
一、歷史主義的興起及其對赫爾德的影響
二、赫爾德歷史哲學的形成
三、歷史進步的連續(xù)性與非連續(xù)性的統(tǒng)一
四、傳統(tǒng)與有機力的統(tǒng)一
五、歷史中的共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
六、歷史進步的過程
七、人類歷史的目的——人道
第五章 席勒:歷史與審美
一、何謂世界通史
二、研究世界通史的目的
三、審美教育和審美國度
第六章 費希特:歷史與世界計劃
一、知識學與歷史哲學
二、世界計劃
三、歷史的分期
四、當前時代的基本特征
第七章 謝林:歷史與必然和自由的統(tǒng)一
一、歷史哲學在謝林早期哲學中的地位
二、法治制度是人創(chuàng)造的第二自然
三、歷史是必然與自由的統(tǒng)一
四、歷史是絕對不斷啟示的過程
五、歷史的分期和進步
第八章 洪堡:歷史與歷史真理
一、歷史的動因
二、歷史中的理念
三、歷史研究的方法
第九章 黑格爾:歷史與理性
一、歷史哲學對于黑格爾哲學體系的意義
二、考察歷史的方法
三、理性統(tǒng)治著世界歷史
四、理性的狡計
五、世界歷史個人
六、國家是自由的實現
七、民族精神和世界歷史民族
八、歷史的地理基礎
九、世界歷史的行程
十、對黑格爾歷史哲學的批判
結束語:黑格爾之后的德國歷史哲學大勢
后記
修訂版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