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發(fā)展進程正處在加速階段,中國如果不參與其中,就可能逐漸被邊緣化,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經過十幾年艱苦的談判,中國終于在2000年加人世貿組織(WTO),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將逐步與世界經濟接軌并融人世界經濟發(fā)展大潮中去,參與區(qū)域經濟合作成為中國外經貿戰(zhàn)略新的重點。伴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擴大和加入WTO承諾的逐步兌現,中國經濟的開放度不斷提高,外向型經濟加速發(fā)展,我們不僅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要大力發(fā)展對外經濟合作業(yè)務。 中國和東南亞各國都是亞洲的重要國家,雙方需要以政治團結和經濟合作為依托,奠定堅實的共同利益基礎。1997年發(fā)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東南亞國家此前的高速經濟增長暫時處于停頓,也凸顯了中國與東盟經濟的相互依賴性。中國與東南亞的緊密經濟合作是雙方各自經濟發(fā)展的現實要求,也是實現亞洲經濟發(fā)展和本地區(qū)共同繁榮的未來方向。中國與東盟10國在資源稟賦、經濟結構和科學技術水平上呈現出較太的互補性。這為雙方開展經濟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2002年11月,中國領導人與東盟各國(東南亞11個國家中,除東帝汶外,均為東盟成員)領導人簽署了《中國一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于10年內建成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qū)。之后,雙方合作發(fā)展迅速,除貨物貿易領域的合作外,中國與東盟在直接投資、服務貿易、技術合作等領域也進行了積極的合作,并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隨著雙方關系的加深,合作領域逐漸擴大,目前已包括人力資源開發(fā)、金融、旅游、交通、通訊、能源等許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