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創(chuàng)意產業(yè)與當代美學問題
賈斯汀·奧康諾:
藝術、產業(yè)和現代化(下)(張良叢、王斌譯)
安迪.C.布拉特:
創(chuàng)意城市:社會、文化和經濟發(fā)展間的沖突——英國經驗
解讀(武成譯)
羅薩琳德·吉爾:
“生活就是自我推銷”——談新媒體業(yè)的自我管理(周曉鳳譯)
朱立元、路程:
試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審美向度
陸揚:
文化研究的連接范式
曾 軍:
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文化生產問題——對賈斯汀·奧康諾
《藝術、產業(yè)和現代化》的回應
學術訪談
Wang Jie,Xu Fangfu:
Aesthetics, Society, Politics-An Interview with Tony Bennett
特里·伊格爾頓、馬修·博蒙特:
批評家的任務——特里·伊格爾頓對話錄·第四章
政治/美學(賈潔譯)
多維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大衛(wèi)·奧爾德森:
人道主義、反人道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劉向軍譯)
陸貴山:
異化與審美
閻國忠:
誰在接著朱光潛講?——“主客觀統(tǒng)一”說的邏輯展開
肖 瓊:
神義論:伊格爾頓悲劇理論的邏輯立場
謝冬冰:
“民族一人民的”與“文化霸權的”——也談葛蘭西的文化思想
周海玲:
尚未完成的決裂——利維斯主義與早期
英國文化馬克思主義的關系研究
文學、文化與政治
施立峻:
文學與政治關系的對話性
李勝清:
文藝意識形態(tài)實踐的心理機制分析
胡友峰:
“自然與自由觀念”在德國古典美學中的邏輯演進
劉中望:
資源批判與語義轉移——瞿秋白的“五四”觀
丁文霞:
禁錮與自由——評話劇《在看見以前》兼及其他
審美人類學與藝術人類學
阿爾弗雷德·吉爾:
定義問題:藝術人類學的需要(尹慶紅譯)
羅內爾·羅沙:
后歷史語境下素材的前行——論如何拯救
批評藝術的今天與未來(孫明麗譯)
強東紅:
略論民歌緩解現代性焦慮的文化功能——以陜北民歌為例
王杰、尹慶紅、汪譽等:
躲避崇高?——《趙氏孤兒》觀后談
書評
王洪?。?br />穿越理論主義的美學寫作——評段吉方《意識形態(tài)與審美話語》
約稿啟事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須知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