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陳繼勇
第一篇 危機后的美國經濟走勢
張兵:長波框架下美國經濟走勢分析
林玨:危機后的美國經濟走勢與面臨的問題
李俊江 范碩:后危機時期美國經濟的新變化及對中國的影響
劉繼森 范佩雯:后危機時期國際金融格局的變動及其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苗迎春 周茂榮 楊繼梅: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機制及啟示
吳秋實 張?zhí)?唐威:后危機時期美國金融監(jiān)管發(fā)展趨向研究
蔣瑛 曾忠東:美國金融危機的貿易傳導機制及對中國的影響
刁莉 王峰 范辰:后危機時期美國資產支持商業(yè)票據(jù)市場萎縮分析
王倩 劉婧:美國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及其退出分析
李巍 劉域 張志超:投機性資本流動對宏觀經濟穩(wěn)定的影響——兼論中美兩國的差異
馬文秀:美國房地產泡沫膨脹的財稅政策責任及啟示
黃兆銀:美國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及其啟示
劉恩專:美國出口管制政策與中美貿易平衡
于曉燕 宮占奎:美國的亞太經濟合作戰(zhàn)略研究
張彬 袁立波:美國參與亞太區(qū)域經濟合作的戰(zhàn)略選擇與中國的對策
全毅 方穎:美國與東亞經濟失衡及其對東亞區(qū)域合作的影響
王國興 馬鴻:奧巴馬政府的氣候變化與清潔能源政策——兼論中美清潔能源合作
李卓:金融救助的時機、策略及資產處置的折溢價選擇——以TARP為例的最優(yōu)停止與奇異控制分析
第二篇 后危機時期的中美經貿關系
陳寶森:后危機時期的美國經濟和中美關系
王達 項衛(wèi)星 劉曉鑫:論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中美經濟關系失衡及其調整
何偉文:第二輪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后中美經貿關系幾個重大問題
劉佳 王紹媛:合作共贏——后危機時期中美經貿關系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肖衛(wèi)國 趙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影響的實證研究
趙英軍 徐燕紅:匯率能否解釋中美貿易收支差額
王孜弘:中美經貿關系中的人民幣升值壓力思考
史本葉:關于中美貿易失衡深層原因的探析
胡方 龔晨:技術沖擊、政策沖擊與中美貿易不平衡
陳文力:后危機時期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因素的視角
唐宜紅唐若韜:中美貿易的補貼和反補貼摩擦分析
孫銘:美國對華反補貼的特點及成因
沈國兵:美國對中國產品反傾銷:現(xiàn)時格局與貿易效應
宏結 張波:美國對華輪胎實施特別保障措施的經濟效應分析
柳劍平 張興泉:產業(yè)內貿易、產業(yè)結構差異與中美貿易摩擦——與中日貿易摩擦的比較分析
鄭昭陽:中美兩國對外貿易中垂直專業(yè)化分工問題研究
彭斯達 肖番:中美高技術產品貿易失衡的原因探析
何樹全 張秀霞:中美農產品貿易模式的動態(tài)分析
陳漢林 孔令香:美國對華反傾銷出口轉移效應的實證分析
第三篇 后危機時期的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
宋玉華 葉綺娜: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再平衡及其挑戰(zhàn)
傅夢孜:中國影響世界:路徑及美國因素
余振 孫漢文:APEC經濟技術合作的機制改革與中國的對策
熊愛宗 黃梅波:超主權貨幣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馬紅霞 孫雪芬:全球流動性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國際傳導
田素華 虞亞慶:巨額財政刺激計劃引發(fā)的物價上漲壓力與銀行信貸違約風險控制
王童 姜凌:國際分工與國際產業(yè)結構調整對我國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
李長久:關于在華西方跨國公司的幾個問題